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发展态势 | 第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数学形态学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形态学与图像处理 | 第15-16页 |
2.3 结构元素 | 第16-17页 |
2.4 形态学基本变换 | 第17-20页 |
2.4.1 腐蚀 | 第17-19页 |
2.4.2 膨胀 | 第19-20页 |
2.5 形态学拓展变换 | 第20-23页 |
2.5.1 开运算 | 第20-22页 |
2.5.2 闭运算 | 第22-23页 |
2.6 分配率与结合性 | 第23-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文本图像光照均衡化算法研究 | 第25-51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灰度变换 | 第25-26页 |
3.3 算法结构 | 第26页 |
3.4 形态学重建 | 第26-31页 |
3.4.1 测地膨胀 | 第26-27页 |
3.4.2 测地腐蚀 | 第27-28页 |
3.4.3 膨胀/腐蚀重建 | 第28-30页 |
3.4.4 开/闭重建 | 第30-31页 |
3.5 Top-Hat变换及扩展 | 第31-37页 |
3.5.1 经典的Top-Hat | 第31-35页 |
3.5.2 基于重建技术的Top-Hat变换 | 第35-36页 |
3.5.3 基于多方向结构元素的Top-Hat变换 | 第36-37页 |
3.6 基于修正后的Top-Hat变换的光照均衡化算法 | 第37-39页 |
3.6.1 信息熵 | 第37页 |
3.6.2 子图融合 | 第37-38页 |
3.6.3 对比度增强 | 第38-39页 |
3.7 算法测试与讨论 | 第39-50页 |
3.7.1 合成图片测试不同光照模式 | 第39-43页 |
3.7.2 真实图片测试不同纹理模式 | 第43-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文本图像光照均衡化算法的VLSI研究 | 第51-7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光照均衡化模块架构设计 | 第51-53页 |
4.3 形态学基本模块设计 | 第53-60页 |
4.3.1 结构元素的分解 | 第53-54页 |
4.3.2 基本结构设计 | 第54-57页 |
4.3.3 扩展设计及边缘处理 | 第57-60页 |
4.4 形态学相关模块设计 | 第60-65页 |
4.4.1 重建模块设计 | 第60-63页 |
4.4.2 Top-hat变换模块设计 | 第63-64页 |
4.4.3 对比度增强模块设计 | 第64-65页 |
4.5 形态学无关模块设计 | 第65-68页 |
4.5.1 灰度化模块设计 | 第65-67页 |
4.5.2 子图融合模块设计 | 第67-68页 |
4.6 配置及接.模块设计 | 第68-74页 |
4.6.1 配置模块设计 | 第68-70页 |
4.6.2 处理模块的输入输出接.设计 | 第70-71页 |
4.6.3 SRAM控制器设计 | 第71-74页 |
4.7 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结果 | 第7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文本图像光照均衡化算法的VLSI功能验证与实现 | 第75-80页 |
5.1 前言 | 第75页 |
5.2 验证平台设计 | 第75-76页 |
5.3 FPGA验证 | 第76-78页 |
5.4 整体芯片设计结果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