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谐波与无功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谐波的产生与危害 | 第11-13页 |
1.2.2 无功的产生与影响 | 第13页 |
1.2.3 谐波与无功补偿方法 | 第13-16页 |
1.3 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 | 第16页 |
1.3.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分类 | 第16-17页 |
1.3.3 补偿电流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2章 主要功率理论分析与比较 | 第20-35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正弦条件下的传统功率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单相电路 | 第21-22页 |
2.2.2 三相电路 | 第22-23页 |
2.3 非正弦条件下的功率理论 | 第23-32页 |
2.3.1 Budeanu功率理论 | 第23-24页 |
2.3.2 Fryze功率理论 | 第24-25页 |
2.3.3 Shepherd和Zakikhani功率理论 | 第25-26页 |
2.3.4 Kusters和Moore功率理论 | 第26-27页 |
2.3.5 Czarnecki功率理论 | 第27-30页 |
2.3.6 瞬时功率理论 | 第30-31页 |
2.3.7 优化方法 | 第31-32页 |
2.4 综合补偿思路的提出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电流优化方法及其补偿特性 | 第35-5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最优电流分解方法理论推导 | 第35-49页 |
3.2.1 约束条件1 | 第36-42页 |
3.2.2 约束条件2 | 第42-45页 |
3.2.3 约束条件3 | 第45-47页 |
3.2.4 算例分析 | 第47-49页 |
3.3 与Fryze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3.4 基于优化方法的补偿电流算法仿真 | 第50-55页 |
3.4.1 仿真模型 | 第51-52页 |
3.4.2 谐波源负载情形 | 第52-53页 |
3.4.3 无功负载情形 | 第53-54页 |
3.4.4 综合负载情形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优化方法在并联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 | 第56-74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方法 | 第56-57页 |
4.2.1 滞环电流控制 | 第56-57页 |
4.2.2 三角波控制 | 第57页 |
4.3 谐波源负载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4.4 有源滤波器补偿功能仿真 | 第59-63页 |
4.4.1 仿真系统 | 第59-61页 |
4.4.2 谐波源负载补偿 | 第61-62页 |
4.4.3 无功负载补偿 | 第62页 |
4.4.4 综合负载补偿 | 第62-63页 |
4.5 滤波器参数对补偿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4.5.1 交流侧电感的影响 | 第64页 |
4.5.2 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影响 | 第64-65页 |
4.5.3 载波频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4.6 与瞬时功率理论补偿的对比 | 第66-70页 |
4.6.1 pq补偿算法 | 第66-67页 |
4.6.2 补偿特性仿真与对比 | 第67-70页 |
4.7 改进电流优化方法仿真 | 第70-7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电流与电压的综合补偿研究 | 第74-80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电压补偿原理 | 第74-76页 |
5.3 综合补偿仿真 | 第76-79页 |
5.3.1 电源电压畸变对称 | 第76-78页 |
5.3.2 电源电压畸变不对称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