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工艺 | 第11-12页 |
1.2.2 气浮除藻工艺 | 第12-13页 |
1.2.3 超声波除藻工艺 | 第13页 |
1.2.4 其它除藻工艺 | 第13-14页 |
1.2.5 嗅味物质的测定及去除 | 第14-15页 |
1.2.6 其它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 第15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预压力对含藻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 第18-34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2.1 实验水样 | 第18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18-19页 |
2.2.3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5 待测水样处理 | 第23页 |
2.2.6 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2.3.1 预压力对含藻水DOC浓度的影响 | 第24-27页 |
2.3.2 预压力对含藻水嗅味物质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3 预压力对含藻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4 预压力对浓藻水滤后液澄清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预压力混凝沉淀工艺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34-4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2.1 实验水样 | 第34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34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3.3.1 预压力混凝沉淀去除蓝藻及有机物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 第35-37页 |
3.3.2 预压力与预氧化混凝沉淀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比较 | 第37-38页 |
3.3.3 预压力混凝沉淀工艺中粉末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 第38-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预压力混凝沉淀动态试验中有机物去除研究 | 第47-56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4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实验水样 | 第47页 |
4.2.2 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4.2.5 取样与待测水样处理 | 第48-4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4.3.1 预压力与原水混凝沉淀的比较 | 第49-50页 |
4.3.2 预压力与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的比较 | 第50-51页 |
4.3.3 预压力与次氯酸钠预氧化混凝沉淀的比较 | 第51-53页 |
4.3.4 预压力与高锰酸钾预氧化联合工艺混凝沉淀的比较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
发明专利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