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城市化造成雨洪灾害严重 | 第10-11页 |
1.1.2 传统雨洪管理理念的落后及控规的不善 | 第11页 |
1.1.3 海绵城市技术引入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1 海绵城市的定义与内涵 | 第12-13页 |
1.2.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解读 | 第13页 |
1.2.3 实践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国外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海绵城市理论探究 | 第20-22页 |
2.1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20页 |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 | 第20页 |
2.3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分类 | 第20-22页 |
第3章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响应研究 | 第22-27页 |
3.1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理解 | 第22页 |
3.1.1 城市绿地系统 | 第22页 |
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义 | 第22页 |
3.1.3 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 | 第22页 |
3.2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研究 | 第22-27页 |
3.2.1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研究 | 第23-24页 |
3.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 | 第24-27页 |
第4章 南充市海绵城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48页 |
4.1 南充市基本概况 | 第27-28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28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8页 |
4.2 南充市水资源现状调查 | 第28-29页 |
4.2.1 水资源量现状 | 第28页 |
4.2.2 水资源特点 | 第28-29页 |
4.3 排水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第29-30页 |
4.3.1 城市排水体制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4.3.2 雨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页 |
4.3.3 雨水调蓄设施情况分析 | 第30页 |
4.4 城市内涝点调查现状与分析 | 第30-34页 |
4.4.1 城市内涝点现状调查 | 第30-32页 |
4.4.2 内涝成因与对策探究 | 第32-33页 |
4.4.3 内涝点改善可行性探究 | 第33-34页 |
4.5 城市水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34-37页 |
4.5.1 城市水污染调查现状 | 第34-35页 |
4.5.2 水污染对策探究 | 第35-37页 |
4.6 南充绿地系统现状调查 | 第37-39页 |
4.6.1 南充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调查情况 | 第37-38页 |
4.6.2 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4.7 主城区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 | 第39-48页 |
4.7.1 研究区域 | 第39-40页 |
4.7.2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4.7.3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40-48页 |
第5章 南充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对海绵城市响应初探 | 第48-56页 |
5.1 主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 | 第48-49页 |
5.1.1 绿色载体,源头消减——打造低影响绿地系统 | 第48页 |
5.1.2 蓝色容器,中途拦蓄——深度挖掘水系蓄排潜力 | 第48-49页 |
5.1.3 灰色网络,末端调蓄——实现源头与末端充分衔接 | 第49页 |
5.2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构思与原则 | 第49-50页 |
5.3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 第50-51页 |
5.4 城市绿地与低影响开发设施 | 第51-52页 |
5.5 案例分析 | 第52-5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