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29页 |
1.1.1 顺式阿曲库铵的药理学 | 第8-10页 |
1.1.2 顺式阿曲库铵药效的影响因素 | 第10-14页 |
1.1.3 顺式阿曲库铵的临床应用 | 第14-16页 |
1.1.4 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 | 第16-19页 |
1.1.5 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老年患者中的药效学改变 | 第19-20页 |
1.1.6 患者血气与酸碱平衡的影响因素 | 第20-2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32页 |
2.1.1 一般资料 | 第32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32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32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32-33页 |
2.3 方法 | 第33-34页 |
2.3.1 监测方法 | 第33页 |
2.3.2 麻醉方法 | 第33-34页 |
2.4 观测记录项目 | 第34-35页 |
2.4.1 肌松监测 | 第34页 |
2.4.2 动脉血气分析 | 第34页 |
2.4.3 生命体征监测 | 第34页 |
2.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34-35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6-39页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36页 |
3.2 肌松效应比较 | 第36-37页 |
3.3 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 | 第37-38页 |
3.4 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 | 第38页 |
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38-3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9-45页 |
4.1 通气方式的改变对老年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 通气方式的改变对老年患者应用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顺式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不同通气方式下对老年患者产生肌松效应的对比 | 第41页 |
4.4 肌松监测的准确性 | 第41-42页 |
4.5 实验设计以及方法学的探讨 | 第42-44页 |
4.5.1 体重和性别等因素对肌松剂肌松效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2 低温对神经肌肉阻滞剂肌松效应以及肌松监测的影响 | 第43-44页 |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