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膜分离基本知识 | 第10-13页 |
1.1.1 膜的定义与分类 | 第10-11页 |
1.1.2 主要膜分离技术及应用特点 | 第11-13页 |
1.2 膜污染 | 第13-18页 |
1.2.1 膜污染的机理 | 第13-14页 |
1.2.2 影响膜污染因素 | 第14-16页 |
1.2.3 膜污染控制 | 第16-18页 |
1.3 膜污染清洗 | 第18-19页 |
1.3.1 物理清洗 | 第19页 |
1.3.2 化学清洗 | 第19页 |
1.4 紫外光接枝改性原理及应用 | 第19-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的目 | 第21-22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3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内容及方法 | 第23-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膜材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及装置 | 第25-27页 |
2.2.1 光引发接枝制备 PVDF 改性膜 | 第25页 |
2.2.2 膜通量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2.3 改性膜基本性能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27页 |
2.3.2 膜表面形态 | 第27页 |
2.3.3 亲水性 | 第27-28页 |
2.3.4 膜的溶胀性测定 | 第28页 |
2.3.5 截留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6 膜的稳定性 | 第29页 |
2.3.7 膜抗污染测定 | 第29页 |
2.3.8 膜清洗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聚 PVDF 超滤膜的 PEGMA 紫外接枝改性研究 | 第30-49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制备 PVDF 接枝改性膜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7页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3.3.2 膜表面形态分析 | 第33-34页 |
3.3.3 膜亲水性分析 | 第34-38页 |
3.3.4 膜纯水通量分析 | 第38-42页 |
3.3.5 膜溶胀性分析 | 第42-46页 |
3.3.6 膜过滤 BSA 溶液的截留率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改性膜的抗污染能力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49-68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改性膜抗污染性分析 | 第50-61页 |
4.2.1 以乳化油为污染物模拟过滤膜的通量衰减变化 | 第50-54页 |
4.2.2 以 BSA 为污染物模拟过滤膜的通量衰减变化 | 第54-58页 |
4.2.3 膜通量恢复 | 第58-61页 |
4.3 改性膜的稳定性分析 | 第61-67页 |
4.3.1 改性膜浸泡于不同环境下的接触角变化 | 第61-64页 |
4.3.2 改性膜浸泡于不同环境下的纯水通量变化 | 第64-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1.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
2.专利申请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