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论文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探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O 引言第13-18页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国内相关文献第13-16页
     ·国外相关文献第16页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7-18页
1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理论概述第18-24页
   ·国有资产的基础理论概述第18-19页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第18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8-19页
     ·内部人控制理论第19页
   ·国有资产的含义和分类第19-21页
     ·国有资产的含义第19-20页
     ·国有资产的分类第20页
     ·国有资产的分布结构第20-21页
     ·新型国有资产的崛起第21页
   ·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第21-24页
     ·国有资产流失的含义第21-22页
     ·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第22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和正常经营损失的区别第22-24页
2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第24-33页
   ·国有企业与关联方交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第24-26页
     ·通过内部的委托加工的方式来转移国有企业利润第24-25页
     ·通过控制国企所需物资的采购权来转移国有企业利润第25页
     ·通过控制国有企业的销售权来转移国有企业的利润第25-26页
   ·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导致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第26-29页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第26-27页
     ·由于产权交易不规范,对国有资产少评低估,低价贱卖第27页
     ·管理层收购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流失第27-29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未来趋势第29-33页
     ·央企违规操作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不容忽视第29-30页
     ·境外国有资产难以监控第30-32页
     ·少数地方官员与企业串通依旧,侵吞国有资产第32-33页
3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第33-41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原因第33-35页
     ·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明确第33-34页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第34-35页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第35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方面的原因第35-37页
     ·政府监督不到位第35-36页
     ·社会公众监督缺乏力度第36页
     ·企业监督流于形式第36-37页
     ·执法力度不够,体制改革滞后第37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第37-41页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第38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第38-39页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管不到位第39-41页
4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第41-50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第41-44页
     ·明晰产权,加强产权管理,规范产权交易第41-42页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第42-43页
     ·加强国有资产外部管理第43页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加强内部管理第43-44页
   ·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44-47页
     ·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的构成第44页
     ·加强政府监督第44-45页
     ·加强审计监督第45页
     ·加强社会公众监督第45-46页
     ·加强司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第46-47页
   ·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47-50页
     ·建立健全经理层现代激励和约束机制第47-48页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第48-49页
     ·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监管体系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对财务效应影响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