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DN控制器的主动防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软件定义网络简介 | 第10-11页 |
1.1.2 软件定义网络安全问题 | 第11-14页 |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工作 | 第14-19页 |
1.2.1 控制器安全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1.2.2 主动防御技术 | 第17-19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19-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0-23页 |
1.4.1 论文内容 | 第20-21页 |
1.4.2 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动态多样性的控制器安全调度机制 | 第23-34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控制器安全框架 | 第23-25页 |
2.3 动态多样性调度模型 | 第25-29页 |
2.3.1 安全调度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2.3.2 调度策略 | 第26-27页 |
2.3.4 调度算法 | 第27-29页 |
2.4 仿真分析 | 第29-33页 |
2.4.1 安全性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2.4.2 仿真建立 | 第30-31页 |
2.4.3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2.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Markov博弈的控制器动态防御策略 | 第34-47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控制器攻防博弈模型 | 第34-41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3.2.2 攻防博弈过程 | 第36-39页 |
3.2.3 最优防御策略选择 | 第39-41页 |
3.3 仿真实验 | 第41-46页 |
3.3.1 MGMD模型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 第41-43页 |
3.3.2 网络场景分析 | 第43-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增强学习的控制器自适应防御策略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问题提出与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4.2.1 动态调度防御效益与性能平衡问题 | 第48页 |
4.2.2 威胁模型 | 第48页 |
4.2.3 安全性与性能量化 | 第48-49页 |
4.3 基于增强学习的防御决策机制 | 第49-52页 |
4.3.1 自适应防御算法 | 第51页 |
4.3.2 防御机制框架 | 第51-52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52-56页 |
4.4.1 仿真建立 | 第52-54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57页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