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一、绪论 | 第8-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页 |
2、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2、本人对综述评价 | 第17页 |
(五)本文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本文重点 | 第17页 |
2、突破难题 | 第17-18页 |
3、创新点 | 第18-19页 |
(六)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19-20页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产能过剩 | 第20页 |
2、供给侧改革 | 第20-21页 |
3、电气化与电气化新疆 | 第21-22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供给——需求理论 | 第22-23页 |
2、有效需求理论 | 第23页 |
3、供给学派理论 | 第23-25页 |
三、新疆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第25-38页 |
(一)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25-28页 |
(二)新疆电力需求结构 | 第28-31页 |
1、行业电力消费 | 第28-29页 |
2、终端电力消费 | 第29-30页 |
3、生活电力消费 | 第30-31页 |
(三)新疆电力供给结构 | 第31-36页 |
1、火电比例居高不下,略有放缓 | 第32-33页 |
2、水电生产量提升,占比下滑 | 第33页 |
3、风电生产量增速明显,比例逐年攀升 | 第33-34页 |
4、太阳能和其他能源发电发展前景可观 | 第34-35页 |
5、电力疆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 第35-36页 |
(四)新疆电力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6-38页 |
四、新疆电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一)需求结构方面 | 第38页 |
(二)供给结构方面 | 第38-39页 |
(三)价格因素 | 第39-40页 |
(四)政策因素 | 第40-41页 |
五、电气化新疆化解电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机制分析 | 第41-46页 |
(一)电气化新疆发展目标 | 第41页 |
(二)电气化水平指标及其与能源效率的关系 | 第41-43页 |
(三)电气化新疆化解电力能源产业过剩产能机制 | 第43-46页 |
六、电气化新疆化解电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可行方案 | 第46-49页 |
(一)从需求端,扩大电力市场需求 | 第46-47页 |
1、工业领域的电能替代 | 第46页 |
2、交通领域和旅游领域的电能替代 | 第46-47页 |
3、加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力度 | 第47页 |
4、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 | 第47页 |
(二)从供给端,消化过剩产能 | 第47-49页 |
1、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产能的疆外转移 | 第48页 |
2、电力产业兼并重组,优化升级,消化过剩产能 | 第48-49页 |
七、电气化新疆化解电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保障措施 | 第49-51页 |
(一)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引导新疆电气化的发展 | 第49页 |
(二)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妥善处理保持稳定和推进改革的关系 | 第49-50页 |
(三)利用大数据平台,强化过剩产能跟踪治理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