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小说文体概念厘定 | 第11-13页 |
第1章 王祥夫短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13-21页 |
1.1 先锋尝试:现代性的魅影 | 第13-15页 |
1.2 审美转型:从先锋到写实的艺术探索 | 第15-17页 |
1.3 自觉追求:独特的个性禀赋 | 第17-21页 |
第2章 王祥夫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 | 第21-39页 |
2.1 语言形态 | 第21-29页 |
2.1.1 重复式语言——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21-25页 |
2.1.2 语言的声音——展现人物内心、增强画面感、渲染氛围 | 第25-29页 |
2.2 叙述方式 | 第29-35页 |
2.2.1 “构画式”叙述——营造小说意境 | 第29-31页 |
2.2.2 情绪化的叙述——人物情绪与氛围的相互依托 | 第31-34页 |
2.2.3 荒诞叙事——日常生活陌生化的审美 | 第34-35页 |
2.3 结构模式 | 第35-39页 |
2.3.1 单线式结构——简单清晰的情节线索 | 第36页 |
2.3.2 留白艺术——想象空间的拓展 | 第36-39页 |
第3章 王祥夫短篇小说的文体渊源 | 第39-51页 |
3.1 对话本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 第39-43页 |
3.2 对笔记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 第43-47页 |
3.3 对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的借鉴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