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微博网络中隐蔽关键用户发现技术研究

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自评表第3-5页
学位论文创新点与发表学术论文对应情况表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基于网络结构的节点重要性分析第15-16页
        1.2.2 基于信息扩散的用户影响力分析第16-17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7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1 微博网络构建及微博隐蔽关键用户研究框架第17页
        1.3.2 微博网络中显式关键用户发现第17页
        1.3.3 微博网络中隐蔽关键用户发现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数据分析及隐蔽关键用户研究框架第20-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0页
    2.2 数据分析第20-25页
        2.2.1 微博传播性分析第20-21页
        2.2.2 微博转发行为分析第21-25页
    2.3 隐蔽关键用户研究框架第25-26页
    2.4 关键问题第26-28页
        2.4.1 数据采集、过滤及网络建网部分第26-27页
        2.4.2 显式关键用户发现部分第27-28页
        2.4.3 隐蔽关键用户发现部分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传播规模的显式关键用户发现方法第30-42页
    3.1 问题分析第30-32页
        3.1.1 微博传播性不均带来的干扰第30-31页
        3.1.2 如何结合兴趣相似度和关注度计算转发概率第31-32页
    3.2 传播性微博特征分析第32-33页
    3.3 用户影响力评估模型第33-37页
        3.3.1 传播树构建第33-34页
        3.3.2 转发概率计算第34-36页
        3.3.3 微博传播规模期望计算第36页
        3.3.4 算法伪代码第36-37页
    3.4 实验第37-41页
        3.4.1 数据准备第37页
        3.4.2 实验设置和评价方式第37页
        3.4.3 模型待定参数选取第37-40页
        3.4.4 对比方法第40页
        3.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微博话题转移熵的隐蔽关键用户发现方法第42-52页
    4.1 问题分析第42页
    4.2 隐蔽关键用户评价指标和发现算法流程第42-43页
        4.2.1 隐蔽关键用户评价指标描述第42-43页
        4.2.2 TTE算法流程第43页
    4.3 TTE算法第43-46页
        4.3.1 微博时序及话题提取第43-44页
        4.3.2 微博话题转移熵计算第44-45页
        4.3.3 隐蔽重要度计算第45-46页
    4.4 实验第46-50页
        4.4.1 实验数据第46页
        4.4.2 数据预处理第46-47页
        4.4.3 参数选择第47-48页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总结第52-54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52页
    5.2 下一步研究展望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作者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Web服务器备份系统的惰性更新复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类层次模型的视频推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