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介绍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工作介绍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数据包捕获与协议分析相关知识 | 第12-23页 |
·Linux 环境下的数据包捕获技术 | 第12-13页 |
·网络主要协议介绍 | 第13-19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 第14-15页 |
·网络互联层协议分析 | 第15-16页 |
·传输层协议分析 | 第16-18页 |
·应用层协议分析 | 第18-19页 |
·IPv6/IPv4 双栈技术 | 第19-22页 |
·IPv6 与 IPv4 相对比的优点 | 第19-20页 |
·IPv6/IPv4 双栈模式的工作过程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23-27页 |
·设计思想 | 第23页 |
·系统架构 | 第23-25页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模块分析与设计 | 第27-35页 |
·网络监听技术 | 第27-29页 |
·广播式网络监听技术 | 第27-28页 |
·交换式网络监听技术 | 第28页 |
·网络旁路监听技术 | 第28-29页 |
·数据包捕获的基本流程 | 第29-31页 |
·数据包捕获的基本流程图 | 第29-30页 |
·数据包捕获实现的主要代码 | 第30-31页 |
·IPv6/IPv4 双协议栈解析的流程 | 第31-34页 |
·IPv6/IPv4 双协议栈解析的结构流程图 | 第31-32页 |
·协议解析的详细设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协议分析与攻击检测仿真实验 | 第35-44页 |
·实验环境 | 第35-36页 |
·IPv6/IPv4 双协议栈正常流量协议分析与流量监测 | 第36-38页 |
·异常流量分析 | 第38-43页 |
·DDoS 攻击 | 第38-40页 |
·ARP 攻击 | 第40-41页 |
·IPv6 下 SMURF 攻击监测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总结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摘要 | 第49-52页 |
Abstract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