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聚氯代对二甲苯膜 | 第10-11页 |
1.2 聚氯代对二甲苯膜的应用 | 第11页 |
1.3 聚对二甲苯系列膜表面疏水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呼吸图案法及其在薄膜表面润湿性调控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5.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不同涂层PPXC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23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18-19页 |
2.1.1 浸涂机 | 第18-19页 |
2.1.2 恒温恒湿试验箱 | 第19页 |
2.2 不同涂层PPXC膜的制备过程 | 第19-20页 |
2.2.1 PPXC膜表面不同涂层的涂覆 | 第19-20页 |
2.2.2 不同涂层的固化 | 第20页 |
2.3 材料表征手段 | 第20-23页 |
2.3.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21页 |
2.3.2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1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页 |
2.3.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1-22页 |
2.3.5 接触角测量仪 | 第22页 |
2.3.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 第22-23页 |
3 纳米SiO_2颗粒对涂层表面形貌及润湿性的影响 | 第23-32页 |
3.1 具有不同纳米SiO_2颗粒涂层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3.2 不同纳米SiO_2涂层样品表征 | 第24-25页 |
3.2.1 不同纳米SiO_2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3.2.2 不同纳米SiO_2涂层表面润湿性分析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3.3.1 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对涂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3.3.2 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3 不同亲疏水性的纳米SiO_2对涂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4 不同亲疏水性的纳米SiO_2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表面润湿性可控PPXC膜的研究 | 第32-49页 |
4.1 表面润湿性可控PPXC膜制备参数控制 | 第32页 |
4.2 表面润湿性可控PPXC膜样品表征 | 第32-33页 |
4.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第32页 |
4.2.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 | 第32-33页 |
4.2.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33页 |
4.2.4 表面接触角分析 | 第3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4.3.1 温度、湿度和SiO_2含量对PDMS固化行为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PPXC膜上PDMS/SiO_2涂层在不同条件下的形貌演化 | 第35-40页 |
4.3.3 PPXC膜上PDMS/SiO_2涂层在不同条件下的形貌演变机理 | 第40-42页 |
4.3.4 PPXC膜上PDMS/SiO_2涂层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润湿性 | 第42-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多孔PPXC膜的表面润湿性和水汽阻隔性能研究 | 第49-58页 |
5.1 大面积均匀多孔PPXC膜样品制备 | 第49页 |
5.2 具有多孔涂层PPXC膜样品的表征 | 第49-50页 |
5.2.1 表面润湿性分析 | 第49页 |
5.2.2 涂层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5.2.3 水汽阻隔性能分析 | 第5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5.3.1 PPXC膜上不同质量浓度PDMS涂层的表面润湿性 | 第50-51页 |
5.3.2 RH为55%时PPXC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形貌 | 第51-54页 |
5.3.3 RH为75%时PPXC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形貌 | 第54-55页 |
5.3.4 均匀多孔高疏水PPXC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今后的研究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