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三江源区蒸散量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遥感应用于蒸散发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1.2.2 三江源区遥感应用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成果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6页
    2.1 自然地理第17-18页
    2.2 地形地貌第18-19页
    2.3 气候特征第19-20页
    2.4 水文特征第20-21页
    2.5 湖泊湿地第21-22页
    2.6 生态环境特征第22-23页
    2.7 野外调查第23-26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第26-35页
    3.1 表面能量平衡原理第26页
    3.2 蒸散量的计算方法第26-29页
        3.2.1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第26-27页
        3.2.2 感热通量第27-28页
        3.2.3 潜热通量与蒸发比第28-29页
        3.2.4 日蒸散量第29页
    3.3 研究数据第29-31页
        3.3.1 MODIS数据第29-30页
        3.3.2 DEM数据第30页
        3.3.3 气象数据第30页
        3.3.4 GLDAS土壤湿度数据第30-31页
    3.4 数据处理第31-35页
        3.4.1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31-32页
        3.4.2 地表物理参数反演第32-33页
        3.4.3 地表能量通量及日蒸散量计算第33-35页
第4章 三江源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5-55页
    4.1 三江源区的蒸散量第35-44页
        4.1.1 三江源区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5-38页
        4.1.2 三江源区蒸散量时间分布特征第38-44页
    4.2 三江源区蒸发系数的确定第44-46页
    4.3 闭合流域水均衡方法验证第46-48页
    4.4 区域蒸散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8-52页
        4.4.1 气象因素第48-50页
        4.4.2 植被第50页
        4.4.3 用地类型第50-51页
        4.4.4 土壤湿度第51-52页
    4.5 生态需水量的估算第52-55页
第5章 结论和建议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建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 Cortex-A8的相关辨识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安徽霍山地区主要控震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