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极化码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6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极化码基础 | 第17-28页 |
2.1 基本定义 | 第17-18页 |
2.2 信道极化 | 第18-23页 |
2.2.1 信道组合 | 第18-20页 |
2.2.2 信道分裂 | 第20页 |
2.2.3 信道极化 | 第20-22页 |
2.2.4 信道极化率 | 第22-23页 |
2.3 极化码 | 第23-27页 |
2.3.1 -陪集码 | 第23-25页 |
2.3.1.1 陪集码的SC译码 | 第24页 |
2.3.1.2 SC译码下陪集码性能 | 第24-25页 |
2.3.2 极化码 | 第25-27页 |
2.3.2.1 极化码编码定理 | 第26-27页 |
2.3.2.2 极化码的编译码复杂度定理 | 第27页 |
2.3.3 极化码构造方法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极化码性能与结构仿真分析 | 第28-38页 |
3.1 极化码与Reed-Muller码 | 第28-30页 |
3.1.1 SC译码算法 | 第29-30页 |
3.2 SC译码下极化码性能仿真分析 | 第30-33页 |
3.3 极化码消息位和冻结位的分布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8页 |
第四章 多层校验SCL译码算法 | 第38-49页 |
4.1 SCL译码算法 | 第38-42页 |
4.1.1 SCL译码 | 第38-39页 |
4.1.2 SCL+CRC译码 | 第39-40页 |
4.1.3 路径数自适应的SCL译码 | 第40-42页 |
4.2 多层SCL+CRC译码算法与存储复杂度分析 | 第42-48页 |
4.2.1 多层SCL+CRC译码算法 | 第42-43页 |
4.2.2 存储复杂度分析 | 第43-45页 |
4.2.3 多层SCL+CRC纠错性能 | 第45-47页 |
4.2.4 自适应路径数多层SCL+CRC译码算法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搭线窃听信道极化码安全性 | 第49-61页 |
5.1 搭线窃听信道中的极化码应用 | 第49-51页 |
5.1.1 搭线窃听信道 | 第49-50页 |
5.1.2 极化码安全容量可达性 | 第50-51页 |
5.1.3 有限长极化码与安全性通信应用分析 | 第51页 |
5.2 退化BEC信道特性与密钥分发方案 | 第51-58页 |
5.2.1 退化BEC信道特性 | 第52-55页 |
5.2.2 反馈模型下的密钥分发方案与安全性分析 | 第55-58页 |
5.3 密钥作为冻结比特的极化码安全通信方案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A 第三章中各码率极化码结构 | 第67-6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审后修改说明表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