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入侵检测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9-2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21页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1页
        1.3.3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4 论文创新点第22页
    1.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基础第23-46页
    2.1 入侵检测理论基础第23-31页
        2.1.1 入侵检测相关概念第23-26页
        2.1.2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第26-28页
        2.1.3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第28-30页
        2.1.4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第30-31页
    2.2 粗糙集理论基础第31-34页
        2.2.1 粗糙集理论基本概念第31-33页
        2.2.2 粗糙集理论用于入侵检测的优势第33-34页
    2.3 遗传算法概述第34-40页
        2.3.1 遗传算法常用术语第34页
        2.3.2 遗传算法构成要素第34-36页
        2.3.3 遗传算法的设计第36-37页
        2.3.4 遗传算法的实例第37-40页
    2.4 神经网络算法概述第40-45页
        2.4.1 神经网络的基础概念第40-41页
        2.4.2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41-43页
        2.4.3 BP人工神经网络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遗传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算法第46-63页
    3.1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概念第46-48页
    3.2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数据预处理原理第48-51页
        3.2.1 原始数据预处理第48页
        3.2.2 连续属性离散化第48-51页
    3.3 基于粗糙集的遗传属性约简算法改进思想第51-57页
        3.3.1 属性的编码方式与初始种群的构建第51页
        3.3.2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与算法结束条件第51-52页
        3.3.3 选择、交叉、变异与种群修复操作第52-53页
        3.3.4 遗传属性约简算法改进后流程第53-57页
    3.4 数据的归一化第57-58页
    3.5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改进思想第58-62页
        3.5.1 传统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基本思想第58页
        3.5.2 传统遗传神经网络算法步骤与不足第58-60页
        3.5.3 改进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基于粗糙集的遗传属性约简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系统仿真第63-77页
    4.1 实验环境和实验目的分析第63-64页
    4.2 实验数据源分析第64-66页
    4.3 仿真实验数据的预处理第66-68页
    4.4 仿真实验数据连续属性离散化第68-70页
    4.5 遗传属性约简算法实验第70-72页
    4.6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实验第72-77页
        4.6.1 实验过程第72-75页
        4.6.2 实验结果对比第75-77页
总结展望第77-79页
    论文总结第77页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 附录 1KDDCUP99数据集各属性含义第82-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频谱监测设备系统设计
下一篇:混合IP/SDN网络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