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22页 |
| ·微波简介 | 第8-9页 |
| ·纳米材料及技术 | 第9页 |
| ·微乳液的理论 | 第9-14页 |
|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及类型 | 第10-11页 |
| ·微乳液的成核机理 | 第11-12页 |
| ·粒子增长机理 | 第12-13页 |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特点 | 第13页 |
| ·影响微乳法制备纳米粒子的因素 | 第13-14页 |
| ·钛酸钡的结构与性能 | 第14-16页 |
| ·钛酸钡的结构 | 第14-15页 |
| ·钛酸钡的性能 | 第15-16页 |
| ·钛酸钡的生产及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 ·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2 纳米钛酸钡合成中反相微乳体系的配方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 第22-40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 ·反相微乳液体系的配方设计 | 第23-27页 |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23-26页 |
| ·助表面可活性剂的种类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油相的选择 | 第27页 |
|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选择 | 第27页 |
| ·反相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确定 | 第27-30页 |
| ·助表面活性剂种类的确定 | 第30-32页 |
| ·油相的确定 | 第32-35页 |
|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确定 | 第35-37页 |
| ·反相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3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的工艺研究 | 第40-54页 |
| ·实验 | 第40-42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0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性能表征 | 第42-43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页 |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2-43页 |
| ·热分析(DTA-TG)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4-45页 |
| ·w 值的影响 | 第45-47页 |
| ·起始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第47页 |
| ·反应物中钡钛摩尔比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加热方式的影响 | 第48-50页 |
| ·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 | 第50页 |
| ·最佳合成参数下的粉体表征 | 第50-53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50-51页 |
| ·热分析(DTA-TG) | 第51-52页 |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结论 | 第53-54页 |
| 4 结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需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