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泵论文--叶片式泵论文--离心泵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性能预测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离心泵性能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水力损失法第12-14页
        1.2.2 流场分析法第14-15页
        1.2.3 神经网络法第15-17页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页
    1.6 实施方案第18页
    1.7 目标及成果形式第18-20页
第二章 离心泵性能预测系统分析第20-31页
    2.1 离心泵的结构第20-21页
        2.1.1 吸水室第20-21页
        2.1.2 叶轮第21页
        2.1.3 压水室第21页
    2.2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第21-22页
    2.3 离心泵的特征曲线第22-23页
    2.4 叶轮的主要参数第23-29页
        2.4.1 叶轮进.直径(D0)及叶片进.直径(D1)第23-24页
        2.4.2 叶轮轮毂直径(dh)第24页
        2.4.3 叶轮出.直径(2D )及叶片出.安放角(2? )第24-26页
        2.4.4 叶片出.宽度(b2)第26-27页
        2.4.5 叶片进.安放角(1? )第27-28页
        2.4.6 叶片数( Z )第28-29页
    2.5 汽蚀对泵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离心泵性能预测研究相关技术介绍第31-45页
    3.1 Matlab简介第31-33页
        3.1.1 Matlab的特点第31页
        3.1.2 Matlab系统的结构第31-32页
        3.1.3 Matlab工具箱第32-33页
    3.2 神经网络简介第33-34页
    3.3 BP神经网络基本工作原理第34-44页
        3.3.1 BP神经网络模型第35-36页
        3.3.2 BP算法第36-40页
        3.3.3 BP网络的优缺点第40-41页
        3.3.4 BP学习算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图第41-42页
        3.3.5 标准BP神经网络算法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离心泵性能预测设计第45-55页
    4.1 RBF神经网络预测设计第45-47页
        4.1.1 RBF神经网络基本工作原理第45页
        4.1.2 RBF神经网络模型第45-46页
        4.1.3 输入/输出样本数据的预处理第46页
        4.1.4 RBF网络的学习规则第46页
        4.1.5 RBF神经网络的优点第46-47页
        4.1.6 基于RBF神经网络性能预测第47页
    4.2 贝叶斯BP神经网络预测设计第47-54页
        4.2.1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第47-51页
        4.2.2 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算法第51-52页
        4.2.3 输入/输出样本数据的预处理第52-53页
        4.2.4 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的性能预测第53-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离心泵性能预测的GA-RBF神经网络实现第55-66页
    5.1 离心泵性能GA-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5页
    5.2 GA-RBF神经网络实现第55-59页
        5.2.1 数据界面第55-56页
        5.2.2 离心泵能量性能GA-RBF神经网络预测程序算法第56-59页
    5.3 仿真实验第59-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离心泵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实现第66-82页
    6.1 离心泵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第66-67页
    6.2 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实现第67-74页
        6.2.1 数据导入及处理界面第67-69页
        6.2.2 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构建第69-74页
    6.3 仿真实验第74-79页
    6.4 离心泵性能预测结果的回归分析第79-81页
    6.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7.1 总结第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近空间自适应组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催化臭氧氧化餐饮油烟中VOCs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