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论文--晶体管:按性能分论文

自钳位IGBT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自钳位IGBT的产生第10-12页
    1.2 自钳位IGBT的发展第12-15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IGBT的理论分析第16-30页
    2.1 IGBT的发展第16-20页
        2.1.1 元胞技术第16-17页
        2.1.2 结终端技术第17-20页
        2.1.3 小结第20页
    2.2 PT-IGBT的理论分析第20-28页
        2.2.1 工作机理第20-21页
        2.2.2 静态参数第21-24页
        2.2.3 动态特性第24-26页
        2.2.4 闩锁(Latch Up)效应第26-28页
    2.3 单脉冲雪崩耐量EAS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自钳位IGBT的原理第30-34页
    3.1 自钳位IGBT的构架第30-31页
    3.2 自钳位IGBT的工作机理第31-32页
    3.3 自钳位IGBT的性能指标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自钳位IGBT的设计第34-65页
    4.1 结构与参数指标第34-35页
    4.2 工艺流程第35-36页
    4.3 IGBT的设计第36-49页
        4.3.1 元胞第36-44页
        4.3.2 终端第44-49页
    4.4 多晶硅二极管的设计第49-61页
        4.4.1 G-E间多晶硅二极管D2第49-53页
        4.4.2 G-C间多晶硅二极管D1第53-56页
        4.4.3 ESD能力第56-61页
    4.5 多晶硅电阻的设计第61页
    4.6 版图设计第61-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自钳位IGBT的测试与分析第65-68页
    5.1 阈值电压VGE(TH)第65页
    5.2 G-E间特性曲线第65-66页
    5.3 C-E间特性曲线第66-67页
    5.4 E-C间特性曲线第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四能级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应用
下一篇:大功率栅控连续波行波管自激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