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本体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2.1 关于本体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第11-14页
        1.2.2 关于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第14-16页
        1.2.3 简要评述第16页
    1.3 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1.4.1 主要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基于本体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研究概述第18-23页
    2.1 本体论的内涵第18-19页
        2.1.1 本体论的定义第18页
        2.1.2 本体论的应用第18-19页
    2.2 激励与高校教师激励第19-20页
        2.2.1 激励的定义第19页
        2.2.2 激励的特征第19-20页
        2.2.3 高校教师激励第20页
    2.3 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本体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假设第20-23页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0-21页
        2.3.2 高校教师激励本体的假设第21-23页
第3章 高校教师激励本体的构建第23-41页
    3.1 典型文献研究第23-30页
        3.1.1 典型文献的选取第23页
        3.1.2 典型文献关键词词频的分析方法第23-24页
        3.1.3 典型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第24-26页
        3.1.4 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分析第26-30页
    3.2 调查研究第30-34页
        3.2.1 调查表的设计第30页
        3.2.2 调查的实施第30-32页
        3.2.3 调查结果分析第32-34页
    3.3 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第34-37页
        3.3.1 直观比较分析第34-35页
        3.3.2 结合实际情况比较分析第35页
        3.3.3 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激励需求分析第35-37页
    3.4 高校教师激励本体的构建第37-41页
        3.4.1 高校教师需求取向重要性综合排序第37-38页
        3.4.2 高校教师激励本体的构建第38-41页
第4章 基于本体论的高校教师激励建议第41-44页
    4.1 完善高校教师激励的基本原则第41-42页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1页
        4.1.2 公平的原则第41页
        4.1.3 差异性原则第41页
        4.1.4 系统性原则第41-42页
    4.2 基于本体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措施改善建议第42-44页
        4.2.1 完善高校教师奖酬制度第42页
        4.2.2 保障高校教师个人发展需求第42-43页
        4.2.3 完善高校教师机会与成就激励第43页
        4.2.4 充分保障高校教师对精神及安全环境的需求第43-44页
第5章 结论第44-45页
    5.1 研究结论第44页
    5.2 研究局限第44页
    5.3 研究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A第48-49页
附录B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户高速移动环境下MIMO系统下行多用户调度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Android的教学视频检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