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光敏色素的分子特征 | 第12-13页 |
·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传导 | 第13-15页 |
·光敏色素的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光敏色素与光周期开花 | 第15页 |
·光敏色素对植物激素及其他化学成分的调节作用 | 第15-16页 |
·光敏色素与植物的胁迫反应 | 第16页 |
·PIFs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 | 第16-18页 |
·拟南芥和水稻PI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 | 第17-18页 |
·PIF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 | 第18页 |
·PIF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18-21页 |
·拟南芥PIF调控种子萌发 | 第19页 |
·拟南芥PIF参与调节幼苗去黄化 | 第19-20页 |
·PIF参与调节叶绿素的合成 | 第20页 |
·PIF参与调节花期 | 第20页 |
·拟南芥PIF调控细胞分化 | 第20页 |
·拟南芥PIF途径与激素信号途径之间有交叉 | 第20-21页 |
·拟南芥PIFs参与调节生物钟 | 第21页 |
·水稻光敏色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21-23页 |
·参与水稻幼苗的脱黄化 | 第22页 |
·光敏色素对叶角的影响 | 第22页 |
·光敏色素与对花期的影响 | 第22-23页 |
·立题依据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2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4页 |
·酶和试剂 | 第24页 |
·引物设计合成 | 第24-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常用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26-27页 |
·气孔观察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42页 |
·OsPIL15基因表达组织特异性 | 第27-30页 |
·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调控OsPIL15基因的表达 | 第30页 |
·OsPIL15基因的光周期调控分析 | 第30-32页 |
·OsPIL1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32-36页 |
·OsPIL15基因过表达株系的培育及分析 | 第36-37页 |
·OsPIL15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37-39页 |
·OsPIL15蛋白质与PHYB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9-42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42-56页 |
·OsPIL15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 | 第42页 |
·OsPIL15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4页 |
·OsPIL15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 第42-43页 |
·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调控 OsPIL15 基因的表达 | 第43页 |
·光周期和生物钟对 OsPIL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OsPIL15的亚细胞定位 | 第44-45页 |
·OsPIL15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45-54页 |
·OsPIL15基因的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培育 | 第45-46页 |
·转OsPIL15基因水稻的PCR鉴定 | 第46页 |
·转基因水稻株系中OsPIL15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46-47页 |
·OsPIL15 过表达株系幼苗生长与光照的关系 | 第47-48页 |
·OsPIL15过表达株系对外源 ABA 的应答反应 | 第48-49页 |
·OsPIL15基因对光下苗期表型影响 | 第49-51页 |
·OsPIL15过表达株系的成株表型分析 | 第51-52页 |
·OsPIL15过表达株系中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2-53页 |
·OsPIL15基因过表达与气孔形成的关系 | 第53-54页 |
·OsPIL15蛋白与PHYB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54-56页 |
·构建中间表达载体 | 第54页 |
·构建BiFC载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6-60页 |
·OsPIL15基因编码蛋白可能与phyB发生相互作用 | 第56页 |
·OsPIL15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第56-57页 |
·OsPIL15基因的功能涉及水稻生长发育多种生物学过程 | 第57-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