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2页 |
肝细胞肝癌 | 第16-19页 |
microRNA | 第19-22页 |
第一部分:收集病例资料,选择入组患者 | 第22-27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1 材料 | 第23-24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1.2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2 方法 | 第24页 |
2.1 使用软件 Epidata 3.0 建立病历资料数据库 | 第24页 |
2.2 使用软件 SPSS 21.0 进行均衡性检验分析 | 第24页 |
3 结果 | 第24-25页 |
4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筛选肝细胞肝癌 microRNA 表达谱,选择目标基因为 microRNA-139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页 |
1 材料 | 第27-2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1.2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2 方法 | 第28-29页 |
2.1 芯片筛选 HCC 患者 microRNA 表达谱 | 第28-29页 |
2.2 查阅文献,选择目标 microRNA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0页 |
3.1 芯片检测结果 | 第29页 |
3.2 选择目标基因为 microRNA-139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RT-qPCR 检测多个组织及血浆标本中 microRNA-139 表达量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1 材料 | 第32-35页 |
1.1 实验对象及分组 | 第32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第33-35页 |
2 方法 | 第35-39页 |
2.1 组织标本总 RNA 提取 | 第35-36页 |
2.2 血浆标本总 RNA 提取 | 第36-37页 |
2.3 分光光度计检测总 RNA 溶液浓度及纯度 | 第37页 |
2.4 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RT) | 第37-38页 |
2.5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 第38-39页 |
2.6 实验结果整理和统计计算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0页 |
3.1 相比于 NT 组,miRNA-139 在 CT 组下调表达 | 第39-40页 |
3.2 相比于 MPS 组,miRNA-139 在 PS 组下调表达 | 第40页 |
3.3 miRNA-139 在 CT 组和 PS 组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 | 第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部分: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 microRNA-139 的临床意义 | 第42-46页 |
引言 | 第42页 |
1 材料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3页 |
2.1 检验血浆 microRNA-139 的诊断能力 | 第42-43页 |
2.2 高、低表达组之间临床资料差异的分析 | 第43页 |
2.3 对 HCC 患者进行短期生存分析 | 第43页 |
3 结果 | 第43-44页 |
3.1 血浆 microRNA-139 可作为诊断 HCC 的特异标志物 | 第43页 |
3.2 血浆 microRNA-139 高、低表达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分析 | 第43-44页 |
3.3 短期生存分析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