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爵士时代女性生活在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呈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菲茨杰拉德引领的时代和主题 | 第11-18页 |
(一) 菲茨杰拉德引领的战后文学新时代 | 第11-12页 |
(二) 贯穿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主题 | 第12-16页 |
1.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概述 | 第12-15页 |
2.作品所影射的“美国梦”追求、发展与幻灭主题 | 第15-16页 |
(三) 爵士时代下“新潮女郎”群体的诞生 | 第16-18页 |
二、 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类型及创作来源 | 第18-23页 |
(一) 盲目追求物质的拜金女性形象 | 第18-19页 |
(二) 不屈服于现状的反叛女性形象 | 第19-20页 |
(三) 阴暗心理笼罩的病态女性形象 | 第20-21页 |
(四) 菲茨杰拉德塑造百变女郎的灵感来源 | 第21-23页 |
三、 从女性的普遍价值观透视爵士时代的社会风尚 | 第23-28页 |
(一) 女性渐变的生活观念 | 第23-25页 |
1.穿戴妆容的多样性 | 第23-24页 |
2.妇女解放带来的精神自由 | 第24-25页 |
(二) 对待男性的两种常态 | 第25-26页 |
1.甘心作为男性的附属品 | 第25页 |
2.将男性玩弄于鼓掌之间 | 第25-26页 |
(三) 爵士时代女性的普遍价值观 | 第26-28页 |
四、 爵士时代女性的价值意义 | 第28-33页 |
(一) 独立成就事业与梦想 | 第28-29页 |
(二) 女性被“内化”的生活 | 第29-33页 |
1.父权文化的牺牲品 | 第29-30页 |
2.物欲带来的生活迷惘与精神焦虑 | 第30-31页 |
3.价值缺失导致的内心虚无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