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关于营改增对保险行业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营改增对保险行业税负水平影响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14-16页 |
2 寿险行业营改增的基本概述 | 第16-21页 |
2.1 营改增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1.1 营业税 | 第16页 |
2.1.2 增值税 | 第16页 |
2.1.3 增值税相对于营业税的比较优势 | 第16-17页 |
2.2 寿险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18页 |
2.2.1 营业税税负水平偏重 | 第17页 |
2.2.2 营业税重复征税 | 第17-18页 |
2.2.3 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 | 第18页 |
2.3 寿险行业营改增的内容 | 第18-19页 |
2.3.1 税率由5%提高到6% | 第18页 |
2.3.2 计税方式调整为一般计税方法 | 第18-19页 |
2.3.3 计税依据为价税分离后的保费收入 | 第19页 |
2.4 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4.1 税收中性理论 | 第19页 |
2.4.2 税制的优化理论 | 第19-20页 |
2.4.3 税收效率理论 | 第20-21页 |
3 营改增对寿险行业税负影响的背景分析 | 第21-29页 |
3.1 寿险行业现状 | 第21-22页 |
3.1.1 寿险行业市场主体 | 第21页 |
3.1.2 寿险行业发展情况 | 第21-22页 |
3.2 寿险行业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内容 | 第22-23页 |
3.2.1 营改增前后寿险行业保险业务的税收制度 | 第22页 |
3.2.2 营改增前后寿险行业投资业务的税收制度 | 第22-23页 |
3.2.3 营改增前后寿险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23页 |
3.3 营改增对寿险保费收入的税负水平影响 | 第23-24页 |
3.3.1 寿险保费收入的免税范围不变 | 第23页 |
3.3.2 意外伤害险的税负水平提高 | 第23-24页 |
3.3.3 再保险的税负水平提高 | 第24页 |
3.4 营改增对寿险投资收入的税负水平影响 | 第24-25页 |
3.4.1 寿险投资收入的纳税范围扩大 | 第24页 |
3.4.2 寿险投资收入负差不得跨年抵扣 | 第24-25页 |
3.5 寿险公司的增值税抵扣 | 第25-26页 |
3.5.1 固定资产可抵扣范围扩大 | 第25页 |
3.5.2 保险业务缺乏可抵扣项目 | 第25页 |
3.5.3 可抵扣比例需考虑业务结构 | 第25-26页 |
3.5.4 汇总纳税问题 | 第26页 |
3.6 营改增对寿险公司税负水平的其他影响 | 第26-29页 |
3.6.1 营改增过渡期的影响 | 第26-27页 |
3.6.2 营改增提升管理和运营成本 | 第27页 |
3.6.3 视同销售政策提高寿险公司税负水平 | 第27-29页 |
4 营改增对中国人寿税负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29-39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29-31页 |
4.1.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9页 |
4.1.2 公司业务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4.2 营改增对中国人寿的影响 | 第31-37页 |
4.2.1 保险业务税负水平上升的分析 | 第31-32页 |
4.2.2 投资业务税负水平上升的分析 | 第32-33页 |
4.2.3 公司整体增值税抵扣比例的分析 | 第33-35页 |
4.2.4 中国人寿税负水平与行业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4.3 中国人寿整体税负提升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4.3.1 增值税税率的提高提升了税负水平 | 第37页 |
4.3.2 进项税抵扣比例低提升了税负水平 | 第37页 |
4.3.3 投资收入纳税范围扩大导致税负水平的上升 | 第37-38页 |
4.3.4 再保险业务征税导致税负水平的上升 | 第38-3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9-43页 |
5.1 营改增后中国人寿的税负水平有所提高 | 第39-40页 |
5.1.1 保费收入税负有所提高 | 第39页 |
5.1.2 投资收入税负有所提高 | 第39页 |
5.1.3 进项税抵扣额度不足 | 第39-40页 |
5.2 营改增后降低寿险公司税负水平的建议 | 第40-43页 |
5.2.1 探索营销模式的改变,向中介业务转型 | 第40页 |
5.2.2 完善税收筹划,利用好抵扣项目 | 第40-41页 |
5.2.3 加强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 第41页 |
5.2.4 丰富投资渠道,降低税收成本 | 第41-42页 |
5.2.5 对营改增征管政策的建议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