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綖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0.1 张綖及其词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0.2 本论文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10-12页 |
1 张綖生平 | 第12-19页 |
1.1 张綖家世考 | 第12-13页 |
1.2 张綖行迹考 | 第13-19页 |
1.2.1 张綖的仕宦经历 | 第14-15页 |
1.2.2 张綖的交游 | 第15-19页 |
2 张綖词作考证及词论 | 第19-32页 |
2.1 张綖的词作 | 第19-26页 |
2.1.1 张綖的词著 | 第19-21页 |
2.1.2 张綖词作考证 | 第21-26页 |
2.2 张綖词论 | 第26-32页 |
2.2.1 婉约豪放二体论 | 第26-29页 |
2.2.2 推崇雅正 | 第29-32页 |
3 张綖词作题材 | 第32-42页 |
3.1 “此意凭谁诉”——悼亡词 | 第32-36页 |
3.2 “新草池塘烟漠漠”——闺情词 | 第36-37页 |
3.3 “冷蕊向青袍”——咏物写景词 | 第37-40页 |
3.4 “古木荒烟鸦点点”——行旅词 | 第40-42页 |
4 张綖词独特的情感世界 | 第42-53页 |
4.1 “多情随我去南湖”——张綖对南湖的依恋 | 第42-45页 |
4.2 “何事一年佳节”——张綖对节序的敏感 | 第45-49页 |
4.3 “惟有丹心增壮”——婉约中的豪情 | 第49-53页 |
5 张綖词的艺术追求 | 第53-60页 |
5.1 追步秦观 | 第53-55页 |
5.2 语意高雅 | 第55-56页 |
5.3 结语蕴藉 | 第56-58页 |
5.4 造语流丽精工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