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百合的价值 | 第13-14页 |
2.1 百合的食用价值 | 第13页 |
2.2 百合花的经济价值 | 第13-14页 |
3 百合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 | 第14-16页 |
3.1 百合多酚类 | 第14页 |
3.2 百合皂苷类 | 第14-15页 |
3.3 生物碱类 | 第15页 |
3.4 氨基酸类 | 第15页 |
3.5 多糖 | 第15-16页 |
3.6 其它化学成分 | 第16页 |
4 百合多糖药用功能 | 第16-19页 |
4.1 降血糖 | 第16-17页 |
4.2 免疫调节 | 第17页 |
4.3 抗氧化 | 第17-18页 |
4.4 抗肿瘤 | 第18-19页 |
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5.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5.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纯化 | 第21-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1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1.1.2 本章主要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1.1.3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1.2.1 百合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1.2.2 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2页 |
1.2.3 多糖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 第22页 |
1.2.4 百合多糖单因素条件提取优化 | 第22-23页 |
1.2.4.1 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2页 |
1.2.4.2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1.2.4.3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3页 |
1.2.4.4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3页 |
1.2.5 正交试验 | 第23页 |
1.2.5.1 正交验证实验 | 第23页 |
1.2.6 百合多糖脱蛋白研究 | 第23-25页 |
1.2.6.1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3-24页 |
1.2.6.2 百合多糖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页 |
1.2.6.3 Sevag法脱蛋白 | 第24-25页 |
1.2.6.4 酶法脱蛋白 | 第25页 |
1.2.6.5 Sevag法与酶法联合脱蛋白 | 第25页 |
1.2.7 有机试剂纯化 | 第25页 |
1.2.8 DEAE-52柱层析纯化 | 第25-26页 |
1.2.8.1 DEAE-52的预处理 | 第25-26页 |
1.2.8.2 上样、洗脱与测定 | 第26页 |
1.2.8.3 纤维素的再生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2.1 糖含量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2.2 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 | 第27-29页 |
2.2.1 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2.2.2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页 |
2.2.4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正交试验 | 第29-30页 |
2.3.1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3.2 验证实验 | 第30页 |
2.4 百合多糖脱蛋白结果 | 第30-34页 |
2.4.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2 Sevag法脱蛋白效果 | 第31-32页 |
2.4.3 酶法脱蛋白结果 | 第32-33页 |
2.4.4 Sevag法与酶法联合脱蛋白结果 | 第33-34页 |
2.5 有机试剂洗脱结果 | 第34页 |
2.6 过DEAE-52纤维素柱 | 第34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4-36页 |
3.1 讨论 | 第34-35页 |
3.2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龙牙百合多糖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1.1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1.1.2 本章主要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1.1.3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1.2.1 百合多糖对DPPH清除作用实验方法 | 第37页 |
1.2.2 百合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 第37-38页 |
1.2.3 百合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2.1 DPPH自由基清除结果 | 第38-39页 |
2.2 O~2-·自由基清除结果 | 第39页 |
2.3 OH自由基清除结果 | 第39-4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0-41页 |
3.1 讨论 | 第40页 |
3.2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龙牙百合多糖提取物的抗肿瘤增殖效果 | 第41-4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1.1.1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2页 |
1.1.2 本章主要实验试剂 | 第42页 |
1.2 供试细胞株 | 第42页 |
1.3 细胞培养 | 第42-43页 |
1.4 MTT法测定龙牙百合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2.1 龙牙百合多糖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效果 | 第44-45页 |
2.1.1 细胞复苏培养结果 | 第44-45页 |
2.1.2 MTT检测结果 | 第45页 |
2.2 龙牙百合多糖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抗增殖效果 | 第45-46页 |
2.2.1 细胞复苏培养结果 | 第45-46页 |
2.2.2 MTT实验检测结果 | 第46页 |
2.3 龙牙百合多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增殖效果 | 第46-47页 |
2.3.1 细胞复苏培养结果 | 第46-47页 |
3.3.2 MTT检测结果 | 第47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7-49页 |
3.1 讨论 | 第47-48页 |
3.2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龙牙百合多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 第49-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1.1.1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1.1.2 本章主要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0-54页 |
1.2.1 细胞培养 | 第50页 |
1.2.2 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 第50-51页 |
1.2.3 Westernblot检测 | 第51-54页 |
1.2.3.1 蛋白提取 | 第51-52页 |
1.2.3.2 BCA法测蛋白浓度后将各样本蛋白浓度调整至一致后进行点样 | 第52页 |
1.2.3.3 SDS-PAGE电泳 | 第52页 |
1.2.3.4 免疫印迹操作-转膜 | 第52-53页 |
1.2.3.5 免疫检测 | 第53页 |
1.2.3.6 化学发光 | 第53-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2.1 AnnexinV/PI凋亡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2.2 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第55-58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58-61页 |
3.1 讨论 | 第58-60页 |
3.2 结论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61-62页 |
6.1 创新点 | 第61页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