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际应用价值 | 第10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4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 第19-20页 |
2.1.2 城市生活适应 | 第20-21页 |
2.2 社会适应理论 | 第21-22页 |
2.3 城市化理论 | 第22页 |
2.4 社会角色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现状——以绍兴市柯桥区为例 | 第24-32页 |
3.1 绍兴市柯桥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介绍 | 第24-25页 |
3.2 问卷设计与整理 | 第25-26页 |
3.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25页 |
3.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5-26页 |
3.3 柯桥区农民失地前后的城市适应状况 | 第26-31页 |
3.3.1 就业状况 | 第26-27页 |
3.3.2 生活状况 | 第27-30页 |
3.3.3 社会保障 | 第30页 |
3.3.4 补偿安置满意度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4.1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4.1.1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 第32页 |
4.1.2 文化生活缺失 | 第32-33页 |
4.1.3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3页 |
4.1.4 政府补偿标准制定不科学 | 第33-34页 |
4.2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2.1 社会原因 | 第34页 |
4.2.2 制度原因 | 第34-35页 |
4.2.3 自身原因 | 第35页 |
4.2.4 经济原因 | 第35-37页 |
第5章 促进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对策建议 | 第37-41页 |
5.1 解决就业难问题 | 第37-38页 |
5.1.1 多措并举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 第37页 |
5.1.2 拓宽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 第37-38页 |
5.2 丰富失地农民的生活形式 | 第38-39页 |
5.2.1 转变失地农民传统观念 | 第38-39页 |
5.2.2 利用媒体营造良好氛围 | 第39页 |
5.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5.4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 第40-4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