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可分电子现金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引言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电子现金系统的发展 | 第7-8页 |
·可分电子现金系统的发展 | 第8-9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电子现金概述及可分电子现金实现技术 | 第12-26页 |
·电子现金概述 | 第12-14页 |
·电子现金定义 | 第12页 |
·电子现金的性质 | 第12-13页 |
·电子现金基本流程 | 第13-14页 |
·电子现金中使用的密码学关键技术 | 第14-21页 |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4-18页 |
·安全多方计算技术 | 第18-19页 |
·零知识证明技术 | 第19-20页 |
·分割选择技术 | 第20-21页 |
·可分电子现金的可分性实现技术 | 第21-23页 |
·二叉树技术 | 第21-22页 |
·N-K支付问题 | 第22页 |
·压缩电子现金 | 第22-23页 |
·基于TTP的可分电子现金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可分电子现金 | 第26-34页 |
·预备知识 | 第26-27页 |
·方案设计 | 第27-31页 |
·模型建立 | 第27页 |
·符号与工具 | 第27-28页 |
·初始化协议 | 第28-29页 |
·取款协议 | 第29页 |
·支付协议 | 第29-31页 |
·存款协议 | 第31页 |
·方案分析 | 第31-32页 |
·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31页 |
·公平性证明 | 第31-32页 |
·可撤销匿名性 | 第32页 |
·预先防超额花费和重复花费性 | 第32页 |
·可分性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CL的高效可分电子现金系统 | 第34-46页 |
·预备知识 | 第34-37页 |
·数学假设 | 第37-38页 |
·方案设计 | 第38-43页 |
·模型设计 | 第38页 |
·银行初始化 | 第38-39页 |
·用户初始化 | 第39页 |
·取款协议 | 第39页 |
·支付协议 | 第39-43页 |
·存款协议 | 第43页 |
·非法用户的追踪 | 第43-44页 |
·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匿名性 | 第44页 |
·公平性 | 第44-45页 |
·不可伪造性 | 第45页 |
·可分性 | 第45页 |
·高效性 | 第45页 |
·不可陷害性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双曲线映射的高效可分电子现金系统 | 第46-54页 |
·预备知识 | 第46-47页 |
·数学假设 | 第47-48页 |
·方案设计 | 第48-51页 |
·银行初始化 | 第48页 |
·用户初始化 | 第48页 |
·取款协议 | 第48-49页 |
·支付协议 | 第49-50页 |
·存款协议 | 第50-51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1-52页 |
·匿名性 | 第51页 |
·高效性 | 第51页 |
·可分性 | 第51页 |
·公平性 | 第51-52页 |
·犯罪可追踪性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