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1 前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4-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9-2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9-2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1-24页 |
2 研究对象、内容与统计学方法 | 第24-2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4-26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2.1.2 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25-26页 |
2.1.4 伦理学要求 | 第26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2.1 一般资料收集 | 第26-27页 |
2.2.2 各项生化指标测定 | 第27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8-36页 |
3.1 入组患者HUA患病率的比较 | 第28页 |
3.2 早期T2DN组与单纯T2DM组基础资料及生化结果比较 | 第28-30页 |
3.3 早期T2DN患者中HUA组与NUA组基础资料及生化结果比较 | 第30-32页 |
3.4 早期T2DN组中,SUA四分位分组后UACR、eGFR的分布特点 | 第32页 |
3.5 外周SUA水平与早期T2DN组中主要临床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第32-34页 |
3.6 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早期T2DN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 第34页 |
3.7 外周SUA水平诊断早期T2DN的ROC曲线分析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48页 |
4.1 SUA的代谢及生理作用 | 第36-39页 |
4.2 T2DN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 第39-41页 |
4.3 SUA与早期T2DN | 第41-48页 |
4.3.1 早期T2DN患者中各指标在HUA组与NUA组中的分布差异 | 第41-43页 |
4.3.2 外周SUA水平与早期T2DN的相关性 | 第43页 |
4.3.3 外周SUA水平对早期T2DN的诊断价值 | 第43-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综述 | 第56-6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