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Pilon骨折深静脉血栓发生规律及临床治疗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内容和方法 | 第17-23页 |
2.1 一般资料和方法 | 第17-23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2.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1.5 凝血检测 | 第19-20页 |
2.1.6 超声检查仪器 | 第20页 |
2.1.7 超声检查方法 | 第20页 |
2.1.8 DVT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2.1.9 DVT分类标准 | 第21页 |
2.1.10 手术过程 | 第21-22页 |
2.1.11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38页 |
3.1 DVT发生率 | 第23-25页 |
3.2 DVT远近端分布及转归 | 第25-26页 |
3.3 DVT累及肢体和静脉分布 | 第26-28页 |
3.4 术后1月及3月血栓转归 | 第28-29页 |
3.5 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 第29-34页 |
3.6 术前及术后阶段D-D Fib比较 | 第34-35页 |
3.7 受试者工作接受曲线及D-D临界值 | 第35-36页 |
3.8 临床治疗结果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50页 |
4.1 创伤骨折患者DVT发生规律 | 第38-41页 |
4.2 药物治疗 | 第41-42页 |
4.3 机械治疗 | 第42-43页 |
4.4 滤器治疗 | 第43-44页 |
4.5 危险分层价值 | 第44-46页 |
4.6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第46-48页 |
4.7 危险因素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