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1.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优缺点 | 第11-12页 |
1.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际实践 | 第12-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 | 第18-20页 |
2.1.0 支付因子定价模型 | 第18页 |
2.1.1 BKU 模型 | 第18-19页 |
2.1.2 保险精算定价法 | 第19-20页 |
2.2 模糊理论在金融定价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2.3 评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反向抵押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 | 第24-36页 |
3.1 反向抵押贷款分类 | 第24-27页 |
3.1.1 按贷款支付方式分类 | 第24-25页 |
3.1.2 按有无赎回权分类 | 第25-26页 |
3.1.3 按计息方式分类 | 第26-27页 |
3.1.4 按申请人数量分类 | 第27页 |
3.2 定价主要影响参数 | 第27-36页 |
3.2.1 预期寿命不确定性 | 第27-29页 |
3.2.2 贷款利率波动 | 第29-32页 |
3.2.3 住房价值波动 | 第32-35页 |
3.2.4 贷款费率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反向抵押贷款模糊定价模型 | 第36-49页 |
4.1 无赎回权定价 | 第36-41页 |
4.1.1 一次性趸领定价 | 第37-39页 |
4.1.2 终身年金支付定价 | 第39-41页 |
4.2 有赎回权定价 | 第41-49页 |
4.2.1 到期赎回权 | 第42-44页 |
4.2.2 提前赎回权 | 第44-49页 |
第五章 数值实例 | 第49-58页 |
5.1 参数设定 | 第49-52页 |
5.1.1 模糊贷款利率 | 第49页 |
5.1.2 住房价值增长率 | 第49页 |
5.1.3 预期寿命 | 第49-52页 |
5.1.4 贷款费用率 | 第52页 |
5.1.5 无风险利率 | 第52页 |
5.2 定价结果 | 第52-58页 |
5.2.1 无赎回权定价 | 第52-54页 |
5.2.2 赎回权定价 | 第54-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1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 一 2003)》 | 第62-65页 |
附录2 1989 年至 20013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 第65-67页 |
附录3 2005 年-2009 年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二手住宅统计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