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瞳孔收缩的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关于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7-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人眼视觉系统及非视觉系统的神经机制 | 第21-35页 |
| ·人眼的视觉系统 | 第21-25页 |
| ·人眼及视网膜 | 第21-23页 |
| ·视觉感光细胞 | 第23-25页 |
| ·视觉系统的神经通路 | 第25页 |
| ·人眼的非视觉系统 | 第25-31页 |
| ·本征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第26-28页 |
| ·本征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非视觉通路 | 第28-29页 |
| ·非视觉感光系统与昼夜节律 | 第29-30页 |
| ·非视觉感光系统与瞳孔对光反射 | 第30-31页 |
| ·视觉效应及非视觉效应评价系统 | 第31-33页 |
| ·基于视觉效应的光度学系统 | 第31-32页 |
| ·非视觉效应的评价系统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基于瞳孔收缩的实验研究方法 | 第35-43页 |
|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 ·实验装置 | 第36-38页 |
| ·被测者的选择 | 第38-39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42页 |
| ·瞳孔直径的获得 | 第39-41页 |
| ·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基于瞳孔收缩的非视觉感光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43-87页 |
| ·基于瞳孔收缩的光谱灵敏度的研究 | 第43-69页 |
| ·实验定标 | 第43-49页 |
| ·实验流程 | 第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7页 |
| ·基于瞳孔收缩的光谱灵敏度响应曲线的推导 | 第57-67页 |
| ·讨论 | 第67-69页 |
| ·基于瞳孔收缩的昼夜节律的研究 | 第69-76页 |
| ·实验流程 | 第69-70页 |
| ·实验结果 | 第70-74页 |
| ·讨论 | 第74-76页 |
| ·视网膜不同区域瞳孔收缩的研究 | 第76-84页 |
| ·实验流程 | 第76-78页 |
| ·实验结果 | 第78-83页 |
| ·讨论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 第五章 基于光生物效应的室内照明的调研 | 第87-103页 |
| ·室内照明及相关基础 | 第87-95页 |
| ·室内照明的视觉功效与生物效应 | 第87-89页 |
| ·自然光与室内照明 | 第89-92页 |
| ·基于生物效应的教室照明现状 | 第92-95页 |
| ·基于光生物效应的问卷调查 | 第95-101页 |
| ·一般信息 | 第96页 |
| ·室内光环境参数 | 第96-98页 |
| ·个体参数 | 第98-100页 |
| ·个体参数与光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100页 |
| ·讨论和总结 | 第100-101页 |
| ·基于光生物效应室内照明的建议 | 第101-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 ·本文总结 | 第103-105页 |
| ·展望和建议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9页 |
| 附录一 文中所用部分英文名词或缩写词所表示的含义 | 第119-120页 |
| 附录二 自然光与室内光环境实测数据与生物效应指数 | 第120-123页 |
| 附录三 教室平面及布灯图 | 第123-128页 |
| 附录四 调查问卷 | 第128-132页 |
| 附录五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