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寻衅滋事的认定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三个案例的提出与争议问题 | 第9-16页 |
(一) 标新化工排放废水案 | 第9-11页 |
1. 案件事实与法院判决 | 第9页 |
2. 本案的争议点 | 第9-11页 |
(二) 华义化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 | 第11-12页 |
1. 案件事实与法院判决 | 第11页 |
2. 本案的争议点 | 第11-12页 |
(三) 金利化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 | 第12-14页 |
1. 案件事实与法院判决 | 第12-13页 |
2. 本案的争议点 | 第13-14页 |
(四) 三个案例所反映的定罪量刑问题 | 第14-16页 |
二、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认定 | 第16-21页 |
(一)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争议 | 第16-18页 |
1. 过失说 | 第16-17页 |
2. 故意和过失兼有说 | 第17-18页 |
(二) 过失说的合理性分析 | 第18页 |
(三) 污染环境罪修改前后的主观罪过变化 | 第18-19页 |
(四) 主观罪过争论之检讨 | 第19-21页 |
三、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的认定标准 | 第21-26页 |
(一) 污染环境罪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 污染环境罪的实害犯与危险犯争议 | 第22-23页 |
(三) “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 | 第23-26页 |
四、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认定 | 第26-32页 |
(一) 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特点 | 第26-27页 |
(二) 刑法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困境 | 第27-28页 |
(三) 国外刑法对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 | 第28-30页 |
1.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第28-29页 |
2. 间接反证理论 | 第29页 |
3.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第29-30页 |
(四) 对我国刑法实践的启示 | 第30-32页 |
五、污染环境罪刑罚的不足与完善 | 第32-35页 |
(一) 污染环境罪刑罚过轻 | 第32-33页 |
(二) 污染环境罪刑罚的完善建议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