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动态 | 第7-9页 |
(一) 域内的研究动态 | 第7-8页 |
(二) 域外的研究动态 | 第8-9页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9-10页 |
(一) 研究范围 | 第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 理论框架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几个概念的厘定 | 第11-18页 |
一、 专家或专业人士 | 第11-15页 |
(一) 专家和专业人士含义比较 | 第11-12页 |
(二) 专业人士概念国内外诸说 | 第12-13页 |
(三) 专业人士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5页 |
二、 第三人范围的确定 | 第15-16页 |
三、 国内建立统一的专业人士理论框架的可能性 | 第16-18页 |
(一) 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二) 实践上的可行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之性质 | 第18-28页 |
一、 典型国家关于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性质的认定 | 第18-23页 |
(一) 德国 | 第18-20页 |
(二) 法国 | 第20页 |
(三) 英国 | 第20-23页 |
二、 我国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性质的认定 | 第23-28页 |
(一) 我国学者关于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性质的争议 | 第23-24页 |
(二) 我国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契约性分析 | 第24页 |
(三) 我国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侵权性分析 | 第24-26页 |
(四) 小结与探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之构成 | 第28-39页 |
一、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8-29页 |
(一) 严格责任 | 第28页 |
(二) 过错责任 | 第28-29页 |
二、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9-39页 |
(一) 加害行为 | 第29-30页 |
(二) 过错 | 第30-35页 |
(三) 第三人的损害结果 | 第35-36页 |
(四) 因果关系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承担 | 第39-47页 |
一、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 | 第39-40页 |
(一) 个人执业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 第39页 |
(二) 专业执业机构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 第39-40页 |
二、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 第40-43页 |
(一) 专业人士与执业机构之间赔偿责任的分配 | 第40-41页 |
(二)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共同侵权责任 | 第41-43页 |
三、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43-45页 |
(一)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损害赔偿的一般情形 | 第43页 |
(二)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规则 | 第43-44页 |
(三)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 | 第44-45页 |
四、 专业人士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45-47页 |
(一) 过失相抵 | 第45-46页 |
(二) 免责声明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