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指针仪表读数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课题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指针仪表读数识别系统概述第9-13页
        1.2.1 机器视觉基本理论框架第9-10页
        1.2.2 指针仪表读数准则第10页
        1.2.3 指针仪表读数识别系统第10-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仪表表盘的识别第17-29页
    2.1 图像识别的基本步骤第17-20页
        2.1.1 图像分割第18-19页
        2.1.2 目标表达第19-20页
        2.1.3 目标描述第20页
    2.2 仪表图像对比度增强第20-23页
    2.3 仪表表盘分割第23-25页
    2.4 表盘识别第25-29页
        2.4.1 圆形度第25页
        2.4.2 椭圆率第25页
        2.4.3 外观比第25-26页
        2.4.4 识别结果第26-29页
第3章 仪表指针的识别第29-36页
    3.1 指针的分割第29-30页
    3.2 指针的识别第30-36页
        3.2.1 指针中心圆识别第31-33页
        3.2.2 指针针尖识别第33-36页
第4章 仪表刻度线的识别第36-53页
    4.1 刻度圈分割第36-37页
    4.2 数字图像中像素间的联系第37-39页
        4.2.1 像素间的连接关系第38页
        4.2.2 叉数第38-39页
    4.3 刻度圈细化第39-48页
        4.3.1 图像细化概述第39-40页
        4.3.2 图像细化的一般要求第40-41页
        4.3.3 图像细化算法第41-47页
        4.3.4 刻度圈细化结果第47-48页
    4.4 刻度线识别第48-52页
        4.4.1 骨架分支点检测第48-50页
        4.4.2 刻度线识别结果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仪表指针读数计算第53-64页
    5.1 刻度线位置的确定第53-57页
        5.1.1 刻度点象限的确定第53-54页
        5.1.2 刻度点方向计算第54页
        5.1.3 刻度点位置排序与聚类第54-57页
    5.2 零刻度和满刻度位置识别第57-58页
    5.3 向量顺时针方向之间夹角的计算第58-59页
    5.4 指针读数计算第59-60页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第64-65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种群动态膜系统的大熊猫生态系统建模
下一篇:自同步混沌加密算法的设计及其在应答器报文安全编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