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11-14页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 第11-13页 |
1.2.2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2.3 钠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 第14-21页 |
1.3.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简介 | 第14-17页 |
1.3.2 聚阴离子材料简介 | 第17-20页 |
1.3.3 普鲁士蓝材料简介 | 第20页 |
1.3.4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小结 | 第20-21页 |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1-24页 |
1.4.1 嵌入类材料简介 | 第21-22页 |
1.4.2 合金类材料简介 | 第22-23页 |
1.4.3 转化类材料简介 | 第23-24页 |
1.4.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小结 | 第24页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第27-29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 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9页 |
2.2.1 固相法 | 第29页 |
2.2.2 溶胶凝胶法 | 第29页 |
2.2.3 脱合金法 | 第29页 |
2.3 扣式电池组装 | 第29页 |
2.4 电池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常压条件下合成空气稳定型的Na_(0.76)Mn_(0.48)Ti_(0.44)O_2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1-47页 |
3.1 前驱体的合成与分析 | 第31-34页 |
3.1.1 不同比例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成分分析 | 第32-33页 |
3.1.2 不同比例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循环性能能分析 | 第33-34页 |
3.2 Na_(0.76)Mn_(0.48)Ti_(0.44)O_2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第34-36页 |
3.2.1 Na_(0.76)Mn_(0.48)Ti_(0.44)O_2的XRD,ICP分析 | 第34-35页 |
3.2.2 Na_(0.76)Mn_(0.48)Ti_(0.44)O_2的SEM,TEM分析 | 第35页 |
3.2.3 Na_(0.76)Mn_(0.48)Ti_(0.44)O_2的EDS,XPS分析 | 第35-36页 |
3.3 Na_(0.76)Mn_(0.48)Ti_(0.44)O_2做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6-42页 |
3.3.1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的循环电压曲线分析 | 第36-37页 |
3.3.2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的CV曲线分析 | 第37-38页 |
3.3.3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的长循环和倍率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3.3.4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的空气稳定性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3.3.5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循环前后电极片XPS分析 | 第40-41页 |
3.3.6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循环之后电极片TEM分析 | 第41页 |
3.3.7 Na_(0.76)Mn_(0.48)Ti_(0.44)O_2负极循环前后电池EIS分析 | 第41-42页 |
3.4 Na_(0.76)Mn_(0.48)Ti_(0.44)O_2做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2-46页 |
3.4.1 Na_(0.76)Mn_(0.48)Ti_(0.44)O_2做为正极材料的循环电压曲线分析 | 第42-43页 |
3.4.2 Na_(0.76)Mn_(0.48)Ti_(0.44)O_2做为正极材料的CV曲线分析 | 第43-44页 |
3.4.3 Na_(0.76)Mn_(0.48)Ti_(0.44)O_2做为正极材料的长循环和倍率性能曲线分析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环境压力下合成Na_4Mn_4Ti_5O_(18)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7-57页 |
4.1 常压条件下Na_4Mn_4Ti_5O_(18)的合成 | 第48页 |
4.2 Na_4Mn_4Ti_5O_(18)的成分与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4.2.1 XRD分析 | 第48-49页 |
4.2.2 ICP分析 | 第49页 |
4.2.3 XPS分析 | 第49-50页 |
4.3 Na_4Mn_4Ti_5O_(18)的形貌分析 | 第50页 |
4.4 Na_4Mn_4Ti_5O_(18)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0-56页 |
4.4.1 循环电压曲线分析 | 第50-51页 |
4.4.2 CV曲线分析 | 第51-52页 |
4.4.3 长循环和倍率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4.4.4 循环前后电极片XPS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纳米多孔CuSn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57-69页 |
5.1 CuSn合金的制备与分析 | 第57-60页 |
5.1.1 CuSn合金XRD分析 | 第58-59页 |
5.1.2 CuSn合金SEM分析 | 第59页 |
5.1.3 CuSn合金BET分析 | 第59-60页 |
5.2 CuSn合金做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0-63页 |
5.2.1 CuSn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60-61页 |
5.2.2 循环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5.2.3 倍率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5.3 CuSn_(24)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