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贵金属纳米团簇的概述 | 第11-12页 |
1.2 贵金属纳米团簇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1.2.1 表面效应 | 第12页 |
1.2.2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2-13页 |
1.2.3 生物相容性 | 第13页 |
1.3 贵金属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改良的Brust-Schiffrin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模板法 | 第14-15页 |
1.3.4 蚀刻法 | 第15页 |
1.3.5 光还原合成法 | 第15页 |
1.4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15-16页 |
1.4.2 荧光光谱法 | 第16页 |
1.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 | 第16页 |
1.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6-17页 |
1.4.5 高分辨质谱(HRMS) | 第17页 |
1.5 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第17-18页 |
1.6 本文构思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19-21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2.3.1 蛋白质模板的分析考察 | 第22-24页 |
2.3.2 测试与表征 | 第24-27页 |
2.4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以变性牛血清蛋白为稳定剂合成金纳米团簇及其应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酶活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3.2.2 实验原理 | 第29-30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3.3.1 灵敏度考察 | 第31-32页 |
3.3.2 特异性考察 | 第32-33页 |
3.3.3 传感器稳定性考察 | 第33-34页 |
3.3.4 检测人类血清中的AChE | 第34-35页 |
3.4 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H_2O_2敏感的金纳米团簇为荧光探针检测血液中的乙酰胆碱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4.2.2 实验原理 | 第37-38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4.3.1 灵敏度考察 | 第39-40页 |
4.3.2 特异性考察 | 第40-41页 |
4.3.3 传感器稳定性考察 | 第41-43页 |
4.3.4 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的ACh | 第43-45页 |
4.4 结论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