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其他民族形式体育论文

漳州龙舟文化特色研究--以龙文区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1.1 选题依据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22页
        1.2.1 相关概念的释涵第15-17页
        1.2.2 国内龙舟运动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3 漳州龙文龙舟运动研究现状第22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2-23页
    2.1 研究对象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22-23页
        2.2.2 个案研究法第23页
        2.2.3 田野调查法第23页
        2.2.4 访谈法第23页
        2.2.5 逻辑分析法第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46页
    3.1 漳州龙文龙舟概况第23-25页
        3.1.1 漳州“龙文龙舟”的分布情况第23-24页
        3.1.2 漳州“龙文区圳头村”现存龙舟概况第24-25页
    3.2 漳州龙文龙舟的传承历程第25-30页
        3.2.1 传统时期的漳州龙舟(漳州建立到1949年以前)第26-27页
        3.2.2 改革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49—文革结束)第27-28页
        3.2.3 社会变迁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78年至21世纪初)第28-29页
        3.2.4 非遗的提出至今漳州龙文的龙舟(2002——现在)第29-30页
    3.3 漳州龙文龙舟的文化特色研究第30-43页
        3.3.1 漳州“龙文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第30-33页
            3.3.1.1 漳州“龙文龙舟”的地理文化第30-32页
            3.3.1.2 漳州龙舟的历史文化第32页
            3.3.1.3 漳台龙舟的历史文化第32-33页
        3.3.2 漳州“龙文龙舟”的物质文化第33-38页
            3.3.2.1 “龙文龙舟”造型独特第33-35页
            3.3.2.2 “龙文龙舟”造型的文化内涵第35页
            3.3.2.3 “龙文龙舟”的其他物质载体第35-37页
            3.3.2.4 “龙文划龙舟”的技术与分工第37-38页
        3.3.3 漳州“龙文龙舟”的制度文化第38-40页
            3.3.3.1 “龙文龙舟”体现非正式制度文化第38页
            3.3.3.2 “龙文龙舟”非正式制度文化在祭祀仪式方面的表现第38-39页
            3.3.3.3 “龙文龙舟”非正式制度文化在性别禁忌方面的表现第39-40页
        3.3.4 漳州“龙文龙舟”的精神文化第40-43页
            3.3.4.1 “龙文龙舟”的祭祀文化第40-41页
            3.3.4.2 “龙文龙舟”的集体主义文化第41-42页
            3.3.4.3 “龙文龙舟”的社会心理文化第42-43页
    3.4 漳州龙文区划龙舟的价值第43-46页
        3.4.1 “龙文龙舟”的历史文化价值第43页
        3.4.2 “龙文龙舟”的审美价值第43-44页
        3.4.3 “龙文龙舟”强化区域文化认同的价值第44-45页
        3.4.4 非正式制度对民俗体育的引导价值第45页
        3.4.5 “龙文龙舟”促进两岸文体交流的价值第45-46页
第四章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困境与机遇第46-50页
    4.1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面临的困境第46-49页
        4.1.1 “龙文龙舟”缺乏和其它地区的比赛交流第46页
        4.1.2 “龙文龙舟”“继承”和“趋同”的两难第46-47页
        4.1.3 “龙文龙舟”难以常态开展,利用率低第47-48页
        4.1.4 “龙文龙舟”的商业化发展处于萌芽阶段第48页
        4.1.5 “龙文龙舟”理论研究匮乏、保护意识淡薄第48-49页
    4.2 漳州龙舟文化发展的机遇第49-50页
        4.2.1 文化多元性发展的背景第49页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第49页
        4.2.3 漳台特殊地理历史渊源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4页
    5.1 结论第50-51页
        5.1.1 “龙文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优越第50页
        5.1.2 “龙文龙舟”造型独特,划桨技术与众不同第50-51页
        5.1.3 “龙文龙舟”的祭祀文化明显第51页
        5.1.4 “龙文龙舟”遵循“族传身教”的传承模式第51页
        5.1.5 “龙文龙舟”发展面临一些困境第51页
    5.2 建议第51-54页
        5.2.1 坚持龙文龙舟特色,加强交流第51-52页
        5.2.2 重视龙文龙舟的个案研究,扩大宣传第52页
        5.2.3 开发漳州民俗资源,促进龙文龙舟发展第52-53页
        5.2.4 加强教育,培养龙舟文化传承人第53页
        5.2.5 搭建漳台两岸龙舟文化交流平台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件1第57-60页
附件2第60-62页
附件3第62-63页
附件4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研宄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汇总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终端磁卡读卡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厦门毓德女中办学实践研究(192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