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的政治生成—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第2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内蕴 | 第12-24页 |
2.1 本体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实体与属性 | 第14页 |
2.1.2 形式与质料 | 第14-15页 |
2.2 伦理的生成 | 第15-18页 |
2.2.1 人与自然的纯粹性 | 第16页 |
2.2.2 人与人关系的属性 | 第16-17页 |
2.2.3 人之间最合宜关系的社会性 | 第17-18页 |
2.3 城邦正义特质 | 第18-24页 |
2.3.1 主题选择与价值目标 | 第19-21页 |
2.3.2 尚中道维系人与社会关系 | 第21-22页 |
2.3.3 理念向实然与应然的结合 | 第22-24页 |
第3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特质 | 第24-36页 |
3.1 政制生成与人伦的护卫 | 第24-28页 |
3.1.1 公民与城邦政制 | 第25-26页 |
3.1.2 公民教育与政制发展 | 第26-27页 |
3.1.3 城邦安全与幸福 | 第27-28页 |
3.2 政制类型 | 第28-32页 |
3.2.1 量的规定 | 第28-29页 |
3.2.2 质的规定 | 第29-30页 |
3.2.3 度的调和 | 第30-32页 |
3.3 政制的更嬗循环 | 第32-36页 |
3.3.1 自然经历形成、繁荣和衰落的发展过程 | 第32-33页 |
3.3.2 偏离建邦正义的政制更替 | 第33-34页 |
3.3.3 不同政制类型间更替循环规律 | 第34-36页 |
第4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 第36-49页 |
4.1 政治是对伦理的规范 | 第36-42页 |
4.1.1 理性自我引导 | 第37-38页 |
4.1.2 道德选择权利 | 第38-40页 |
4.1.3 社会制度决定人的发展 | 第40-42页 |
4.2 政治关注人与国家间的内在逻辑 | 第42-45页 |
4.2.1 近现代自由主义与国家权力 | 第43-44页 |
4.2.2 当代自由主义复兴与国家权力 | 第44-45页 |
4.2.3 自由主义争论与国家困境 | 第45页 |
4.3 马克思对政治伦理思想的批判与升华 | 第45-49页 |
4.3.1 马克思公民共同利益的政治宗旨 | 第46页 |
4.3.2 谋求和谐稳定的政治制度 | 第46-47页 |
4.3.3 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