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AUTOFORM的汽车覆盖件成形仿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成形第10-13页
        1.2.1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第11-12页
        1.2.2 覆盖件冲压成形中的难点[5]第12-13页
    1.3 现代模具开发过程第13页
    1.4 模具调试中的缺陷和解决途径第13-16页
    1.5 板料成形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板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第20-34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本构理论第20-24页
        2.2.1 Von Mises 屈服准则第21-22页
        2.2.2 Hill 屈服准则第22-23页
        2.2.3 Balart 屈服准则第23-24页
    2.3 求解算法第24-26页
        2.3.1 静力隐式算法第24-25页
        2.3.2 一步成形法第25-26页
    2.4 单元模型第26-27页
    2.5 数值模拟中的接触和搜索第27-28页
    2.6 缺陷预测技术第28-30页
    2.7 AutoForm 软件简介[26,37,38]第30-31页
        2.7.1 AutoForm 的主要特点第30-31页
        2.7.2 AutoForm 软件设计的指导思想第31页
    2.8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3章 左后侧围后延伸板数值模拟第34-42页
    3.1 零件的初步工艺分析第34-35页
        3.1.1 产品基本参数第34-35页
        3.1.2 确定生产工序第35页
        3.1.3 确定毛坯形状第35页
    3.2 仿真建模与模型处理第35-38页
        3.2.1 零件模型的导入与模面处理第35-36页
        3.2.2 冲压方向的确定第36-37页
        3.2.3 压料面与工艺补充设计第37-38页
    3.3 模拟工序设置及模拟结果第38-41页
        3.3.1 拉延工序设置第38-40页
        3.3.2 定位销的设置第40页
        3.3.3 全工序设置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成形工艺的优化设计第42-60页
    4.1 前言第42页
    4.2 坯料初始形状的影响第42-44页
    4.3 工艺切口的影响第44-46页
    4.4 工艺参数的选择第46-55页
        4.4.1 压边力的选择第46-48页
        4.4.2 拉深筋的选择第48-53页
        4.4.3 摩擦系数的选择第53-55页
    4.5 其他因素对成形性的影响第55页
    4.6 最终成形结果第55-57页
    4.7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5章 回弹模拟分析第60-68页
    5.1 汽车左后侧围后延伸板回弹分析第60-61页
    5.2 影响回弹的材料因素第61-65页
        5.2.1 弹性模量对回弹的影响第62-63页
        5.2.2 屈服极限对回弹的影响第63-64页
        5.2.3 材料性能参数的综合影响第64-65页
    5.3 工艺参数对回弹的影响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门加工中心整机及关键部件静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BiVO4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