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棉织物练漂前处理基础理论 | 第14-24页 |
|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 第14-16页 |
| ·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 | 第16-19页 |
| ·棉织物的精练 | 第19-21页 |
| ·棉织物的漂白 | 第21-24页 |
| ·国内外棉织物练漂前处理的研究趋势 | 第24-26页 |
| ·研究开发环保型前处理助剂 | 第24-25页 |
| ·研究开发生物酶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技术 | 第25页 |
| ·研究开发高效短流程工艺 | 第25-2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第28-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 ·实验试剂与药品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传统前处理 | 第29页 |
| ·碱性果胶酶Scourzyme L精练 | 第29-30页 |
| ·中性纤维素酶Cellusoft CR精练 | 第30页 |
| ·复合酶精练 | 第30页 |
| ·无碱双氧水漂白工艺 | 第30页 |
| ·低温漂白工艺 | 第30页 |
| ·酶氧一浴低温练漂工艺 | 第30页 |
| ·活性染料染色 | 第30-31页 |
| ·直接染料染色 | 第31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31-35页 |
| ·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质量浓度 | 第31-32页 |
| ·果胶去除率 | 第32页 |
| ·棉蜡残留率 | 第32页 |
| ·果胶酶活力变化 | 第32-33页 |
| ·聚合度 | 第33页 |
| ·白度 | 第33页 |
| ·断裂强力 | 第33页 |
| ·撕破强力 | 第33页 |
| ·织物失重率 | 第33页 |
| ·毛效测定 | 第33-34页 |
| ·染色性能 | 第34页 |
| ·红外光谱 | 第34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5-75页 |
| ·全棉帆布生物酶精练工艺 | 第35-46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单一碱性果胶酶精练工艺 | 第35-39页 |
| ·单一中性纤维素酶精练工艺 | 第39页 |
| ·复合酶精练工艺 | 第39-42页 |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选择 | 第42-45页 |
| ·酶精练和传统碱精练工艺处理效果比较 | 第45-46页 |
| ·纯棉织物生物酶精练机理初探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棉纤维表面FT-IR ATR光谱分析 | 第47-52页 |
| ·精练棉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 第52-54页 |
| ·全棉帆布无碱漂白工艺 | 第54-65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无碱双氧水漂白工艺 | 第54-58页 |
| ·低温漂白工艺 | 第58-62页 |
| ·无碱漂白工艺处理效果比较 | 第62-65页 |
| ·全棉帆布酶氧一浴低温练漂工艺 | 第65-75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温度和pH值对碱性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 ·酶氧一浴低温条件下果胶酶活力变化 | 第67-69页 |
| ·酶氧一浴低温练漂工艺 | 第69-71页 |
| ·酶氧一浴法与传统碱氧一浴法处理效果比较 | 第71-75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