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产业融合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 | 第18页 |
二、产业融合的动因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物流金融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一、产业协同发展的定义 | 第21-22页 |
二、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产业融合下物流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产业融合下物流金融的形成 | 第24页 |
第二节 产业融合下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一、第三方物流公司是物流金融的推动者 | 第24-25页 |
二、国内物流金融市场需求大 | 第25-26页 |
三、起步晚发展尚未成熟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产业融合下物流金融模式分析——以银行业存货质押为例 | 第28-34页 |
第一节 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银行业存货质押模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银行业存货质押的模式分析 | 第29-34页 |
一、统一授信 | 第29-31页 |
二、存货质押授信 | 第31页 |
三、委托监管 | 第31-32页 |
四、模式分析总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产业融合下物流金融发展研究面临的问题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产业融合缺乏可行的治理机制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潜在风险大 | 第35-38页 |
一、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 | 第35-36页 |
二、信用风险 | 第36页 |
三、质押物保管风险 | 第36-37页 |
四、操作性风险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物流企业管理落后阻碍产业融合 | 第39-42页 |
第五章 促进物流金融有效发展的对策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完善治理机制 | 第42-44页 |
一、完善银行治理机制 | 第42-43页 |
二、完善跨行业的治理机制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 第44-45页 |
一、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体系 | 第44页 |
二、物流企业风险防控体系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加快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 第45-46页 |
第四节 物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 第46-5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