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镁合金血管支架材料 | 第12-13页 |
1.2.1 镁合金血管支架材料的优势 | 第12页 |
1.2.2 镁合金血管支架材料的不足 | 第12-13页 |
1.3 提高镁合金腐蚀性能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纯净化 | 第13页 |
1.3.2 合金化 | 第13页 |
1.3.3 热处理 | 第13-14页 |
1.3.4 变形处理 | 第14页 |
1.4 新型镁合金支架材料的设计 | 第14-15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工艺及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2.1 实验工艺路线 | 第19-20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2.2.1 实验合金成分设计 | 第20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3 合金的制备 | 第21-23页 |
2.3.1 合金的熔炼 | 第21-23页 |
2.3.2 合金热处理 | 第23页 |
2.3.3 合金热挤压 | 第23页 |
2.4 组织观察和分析 | 第23-24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3页 |
2.4.2 光学显微组织(OM)观察 | 第23-24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第24页 |
2.5 合金腐蚀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2.5.1 析氢实验 | 第24-25页 |
2.5.2 失重实验 | 第25页 |
2.5.3 电化学实验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第三章 Zr含量对Mg-3.0Zn-0.6Y-0.3Ca-xZr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7-4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Zr含量对Mg-3.0Zn-0.6Y-0.3Ca-xZr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27-32页 |
3.2.1 合金相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合金组织结构分析 | 第28-32页 |
3.3 Zr含量对Mg-3.0Zn-0.6Y-0.3Ca-x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3.3.1 浸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3.2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3.4 铸态Mg-3.0Zn-0.6Y-0.3Ca-0.5Zr合金的腐蚀行为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固溶处理对Mg-3.0Zn-0.6Y-0.3Ca-0.5Zr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5-5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固溶处理对Mg-3.0Zn-0.6Y-0.3Ca-0.5Zr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5-49页 |
4.2.1 合金相组成分析 | 第45-46页 |
4.2.2 合金组织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4.3 固溶处理对Mg-3.0Zn-0.6Y-0.3Ca-0.5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4.3.1 浸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4.3.2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热挤压对Mg-3.0Zn-0.6Y-0.3Ca-0.5Zr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9-75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热挤压对Mg-3.0Zn-0.6Y-0.3Ca-0.5Zr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9-64页 |
5.2.1 合金相结构分析 | 第59-60页 |
5.2.2 合金组织结构分析 | 第60-64页 |
5.3 热挤压对Mg-3.0Zn-0.6Y-0.3Ca-0.5Zr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4-71页 |
5.3.1 浸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5.3.2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