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件运营商“惩罚权”在合同法上的性质及限制
内容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引言:软件运营商的“惩罚权” | 第10-27页 |
(一)研究现象:谷歌“数字死刑”事件 | 第10-13页 |
(二)研究问题:“惩罚权”的性质及限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样本:12 个用户协议 | 第15-19页 |
(四)研究综述与创新 | 第19-27页 |
二、软件运营商“惩罚权”的法律性质 | 第27-47页 |
(一)软件运营商“惩罚权”的来源 | 第27-29页 |
(二)许可条款的性质 | 第29-33页 |
(三)服务条款的性质 | 第33-40页 |
(四)管理规则同意条款的性质 | 第40-43页 |
(五)“惩罚权”的表现形式与性质 | 第43-47页 |
三、软件运营商“惩罚权”的一般限制 | 第47-64页 |
(一)关联用户问题 | 第48-50页 |
(二)关联账号问题 | 第50-54页 |
(三)默许行为问题 | 第54-57页 |
(四)溯及力问题 | 第57-60页 |
(五)预期违约问题 | 第60-64页 |
四、软件运营商“惩罚权”的特殊限制 | 第64-71页 |
(一)委托条款中“惩罚权”的特别限制 | 第64-66页 |
(二)许可条款中“惩罚权”的特别限制 | 第66-68页 |
(三)服务条款中“惩罚权”的特别限制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