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 高胆红素血症 | 第10页 |
2 胆红素及其神经毒性 | 第10-13页 |
2.1 胆红素理化性质、来源 | 第11页 |
2.2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和神经毒性 | 第11-12页 |
2.3 胆红素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3 DNA甲基化修饰与神经系统疾病 | 第13-15页 |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5 本研究的基础和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DNA甲基化测序及基因挖掘 | 第18-3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8-19页 |
1.3 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1 高胆红素血症体外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2.2 DNA甲基化测序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31页 |
3.1 神经元细胞的培养 | 第22-23页 |
3.2 测序数据的质控和比对统计 | 第23页 |
3.3 5 mC位点的检测与注释 | 第23-24页 |
3.4 样品间DMR分析 | 第24-26页 |
3.5 DMR关联基因GO和KEGG功能数据库分析 | 第26-28页 |
3.6 细胞凋亡相关差异甲基化基因的挖掘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4.1 RRBS测序技术的选择 | 第31-32页 |
4.2 测序数据的质控和比对 | 第32页 |
4.3 5 mC位点的检测 | 第32-33页 |
4.4 不同基因功能区域差异甲基化的可能作用 | 第33-34页 |
4.5 验证差异甲基化基因的选择 | 第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6 不足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细胞凋亡相关差异甲基化基因的验证 | 第36-4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2.1 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胆红素染毒和收集细胞 | 第37页 |
2.2 凋亡相关差异甲基化基因mRNA水平验证 | 第37-39页 |
2.3 凋亡相关差异甲基化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验证 | 第39-41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43页 |
3.1 胆红素对神经元中Plagl1和Rps6ka3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 胆红素对神经元中Plagl1和Rps6ka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4.1 胆红素对神经元中Plagl1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胆红素对神经元中Rps6ka3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6 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