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复合材料概况 | 第15-18页 |
1.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特点 | 第18-19页 |
1.3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组成、种类和特点 | 第19-21页 |
1.4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5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简况 | 第22-23页 |
1.6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空间和前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立题背景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24-47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陶瓷基金属简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几个主要研究系列和所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性能 | 第24-28页 |
2.2.1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几个研究系列 | 第24-25页 |
2.2.2 Fe40Al和Fe28Al金属间化合物 | 第25-26页 |
2.2.3 Ni_3Al和NiAl金属间化合物 | 第26-27页 |
2.2.4 TiAl金属间化合物 | 第27-28页 |
2.3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 | 第28-35页 |
2.3.1 陶瓷基Fe40Al及Fe28Al复合材料 | 第28-31页 |
2.3.2 陶瓷基Ni_3Al复合材料 | 第31-34页 |
2.3.3 陶瓷基NiAl复合材料 | 第34-35页 |
2.4 陶瓷基Fe40Al、Ni_3Al及NiAl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 | 第35-37页 |
2.5 TiC、WC基Fe40Al、Ni_3Al复合材料的环境脆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 第37-38页 |
2.6 陶瓷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 第38-43页 |
2.6.1 反应烧结法 | 第38页 |
2.6.2 液相烧结法 | 第38-39页 |
2.6.3 热压法 | 第39-40页 |
2.6.4 热压自蔓延高温合成 | 第40页 |
2.6.5 自发熔渗法 | 第40-43页 |
2.7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47-57页 |
3.1 原材料 | 第47-49页 |
3.1.1 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制备 | 第47-48页 |
3.1.2 碳化物陶瓷基体相的预处理 | 第48-49页 |
3.2 样品的制备 | 第49-51页 |
3.2.1 TiC预制件及(TiC-TiN-WC)混合粉预制件的制备 | 第49-50页 |
3.2.2 自发熔渗制备TiC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物 | 第50-51页 |
3.2.3 (TiC-TiN-WC)基Fe40Al复合物的制备 | 第51页 |
3.3 测试与分析 | 第51-57页 |
3.3.1 预制件的致密度 | 第52页 |
3.3.2 金属间化合物和TiC预制件的浸润性、渗透性能和渗透动力学 | 第52-53页 |
3.3.3 复合物的机械性能测试 | 第53-56页 |
3.3.4 复合物的微观组织结构、相组成和断口形貌 | 第56-57页 |
第四章 金属间化合物熔体和多孔TiC预制件的浸润性、渗透性能和渗透动力学 | 第57-7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球磨TiC粉和预烧结预制件对预制件结构和复合物组织的影响 | 第57-60页 |
4.2.1 预烧结及球磨TiC粉对预制件结构及致密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2 球磨TiC粉对复合物组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 Fe40Al与TiC预制件的浸润性、渗透性能和渗透动力学 | 第60-69页 |
4.3.1 Fe40Al与TiC预制件的浸润性和渗透性能 | 第60-64页 |
4.3.2 Fe40Al与TiC预制件的渗透动力学 | 第64-69页 |
4.4 Fe28Al与TiC预制件的浸润性和渗透性能 | 第69-71页 |
4.4.1 Fe28Al与TiC预制件的浸润性 | 第69-70页 |
4.4.2 Fe28Al与TiC预制件的渗透性能 | 第70-71页 |
4.5 TiAl(CrNb)与TiC预制件的浸润性和渗透性能 | 第71-73页 |
4.6 NiAl及Ni_3Al与TiC预制件的渗透性能 | 第73-77页 |
4.6.1 NiAl/TiC系统 | 第73-76页 |
4.6.2 Ni_3Al/TiC系统 | 第76-7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复合物的机械性能、组织结构、断裂行为 | 第79-115页 |
5.1 复合物的间接渗透制备工艺和浸渗行为 | 第79-81页 |
5.2 复合物的弯曲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 | 第81-92页 |
5.2.1 Fe40Al/TiC复合物 | 第81-84页 |
5.2.2 Fe28Al/TiC复合物 | 第84-87页 |
5.2.3 Ni_3Al/TiC复合物 | 第87-88页 |
5.2.4 NiAl/TiC复合物 | 第88-90页 |
5.2.5 复合物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关系 | 第90-92页 |
5.3 复合物的组织结构 | 第92-102页 |
5.3.1 Fe40Al/TiC复合物 | 第92-96页 |
5.3.2 Fe28Al/TiC复合物 | 第96-97页 |
5.3.3 Ni_3Al/TiC复合物 | 第97-98页 |
5.3.4 NiAl/TiC复合物 | 第98-101页 |
5.3.5 金属间化合物和TiC的界面特性及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学特征 | 第101-102页 |
5.4 复合物的断裂形式 | 第102-107页 |
5.4.1 Fe40Al/TiC和Fe28Al/TiC复合物 | 第102-105页 |
5.4.2 Ni_3Al/TiC和NiAl/TiC复合物 | 第105-107页 |
5.5 复合物强度的提高和强化机制 | 第107-110页 |
5.5.1 复合物获得高强度的工艺因素 | 第107-109页 |
5.5.2 复合物的强化机制 | 第109-110页 |
5.6 合金化金属间化合物对复合物机械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2-115页 |
第六章 Fe40Al/TiC和Ni_3Al/TiC复合物的蠕变 | 第115-132页 |
6.1 引言 | 第115-118页 |
6.2 Fe40Al/TiC复合物的蠕变特性 | 第118-121页 |
6.3 Ni_3Al/TiC复合物的蠕变特性 | 第121-123页 |
6.4 复合物组织在蠕变过程中的变化 | 第123-126页 |
6.5 复合物蠕变断裂方式 | 第126-128页 |
6.6 复合物蠕变变形机制 | 第128-13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Fe40Al/(TiC-TiN-WC)复合物的组织特征和形成机理 | 第132-143页 |
7.1 引言 | 第132页 |
7.2 TiC、TiN和WC在预烧结过程中的反应和反应物组织结构 | 第132-135页 |
7.3 复合物的组织结构特征 | 第135-140页 |
7.4 “芯-边”结构Ti(CN)/(Ti,W)(CN)相的形成机理 | 第140-142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43-149页 |
8.1 TiC粉体预制件制备、金属间化合物与TiC预制件的渗透性能和渗透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143-144页 |
8.2 复合物的机械性能、组织结构、断裂方式的研究结果 | 第144-146页 |
8.3 Fe40Al/TiC和Ni_3Al/TiC复合物的高温蠕变特性 | 第146-147页 |
8.4 Fe40Al/(TiC-TiN-WC)复合物的微观组织成形机理 | 第147页 |
8.5 对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