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病例组的选择 | 第14页 |
·对照组的选择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问卷调查 | 第14页 |
·设计调查表 | 第14页 |
·病例采集 | 第14页 |
·确诊标准 | 第14-15页 |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相关定义及操作规范 | 第15-16页 |
·定义 | 第15页 |
·体格检查的方法及参考标准 | 第15-16页 |
·超声检查 | 第16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6-17页 |
·具体操作流程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5页 |
1 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 第18-23页 |
·PCOS患者临床特征 | 第18-20页 |
·月经情况 | 第18页 |
·PCOS患者多毛、痤疮及黑棘皮发生情况 | 第18-19页 |
·PCOS患者卵巢形态学改变 | 第19页 |
·PCOS患者其他临床特征 | 第19页 |
·PCOS患者临床分型 | 第19-20页 |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 第20-23页 |
·年龄分布 | 第20-21页 |
·初潮年龄 | 第21页 |
·PCOS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 第21页 |
·PCOS组与对照组性激素指标比较 | 第21-22页 |
·PCOS患者与对照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 第22页 |
·PCOS组与对照组尿白蛋白浓度、ACR比较 | 第22-23页 |
2 PCOS患者的ACR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 第23-25页 |
·ACR与各临床、性激素及生化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结果 | 第23页 |
·ACR与各临床、性激素及生化指标之间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36页 |
1 PCOS的临床特征 | 第25-28页 |
·年龄特征 | 第25页 |
·排卵障碍 | 第25-26页 |
·高雄激素血症 | 第26页 |
·LH/FSH比值 | 第26-27页 |
·多毛评分 | 第27页 |
·PCO与PCOS | 第27-28页 |
·PCOS的临床分型 | 第28页 |
2 PCOS的诊断标准 | 第28-29页 |
3 PCOS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第29-32页 |
·肥胖 | 第29-30页 |
·脂代谢紊乱 | 第30-31页 |
·胰岛素抵抗 | 第31-32页 |
·高雄激素血症 | 第32页 |
4 PCOS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 第32-36页 |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微量白蛋白尿(MAU) | 第32-33页 |
·UAER与心血管疾病 | 第33页 |
·UAER与胰岛素抵抗 | 第33-34页 |
·检测UAER的重要性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综述 | 第47-56页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第47-5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