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手术学论文--麻醉学论文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和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中的变化及调节

中文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6-18页
前言第18-20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8-19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9-20页
一、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GSK-3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第20-37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20-28页
        1.1.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1.1.2 实验方法第21-28页
    1.2 结果第28-32页
        1.2.1 描述性统计第28页
        1.2.2 模型建立及疼痛行为学测定第28-30页
        1.2.3 RT-PCR结果第30-32页
    1.3 讨论第32-36页
        1.3.1 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现象第32-33页
        1.3.2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1.3.3 给药剂量的选择第35页
        1.3.4 疼痛行为学结果讨论第35页
        1.3.5 GSK-3β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第35-36页
    1.4 小结第36-37页
二、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的变化第37-54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37-44页
        2.1.1 实验材料第37-40页
        2.1.2 实验方法第40-44页
    2.2 结果第44-51页
        2.2.1 描述性统计第44页
        2.2.2 模型建立及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第44-46页
        2.2.3 脊髓细胞膜和胞浆内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表达第46-47页
        2.2.4 脊髓细胞膜和胞浆内NMDA受体NR2A亚单位的表达第47-49页
        2.2.5 脊髓细胞膜和胞浆内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第49-51页
    2.3 讨论第51-53页
        2.3.1 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第51-52页
        2.3.2 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第52-53页
    2.4 小结第53-54页
三、GSK-3β抑制剂TDZD-8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变化的影响第54-63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54-55页
        3.1.1 实验材料第54页
        3.1.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3.2 结果第55-60页
        3.2.1 描述性统计第55页
        3.2.2 模型建立及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第55-57页
        3.2.3 脊髓细胞膜和胞浆内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表达第57-58页
        3.2.4 脊髓细胞膜和胞浆内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第58-60页
    3.3 讨论第60-62页
        3.3.1 GSK-3β抑制剂TDZD-8第60页
        3.3.2 GSK-3β与NMDA受体亚单位运输的上下游关系第60-62页
    3.4 小结第62-63页
四、δ-阿片受体抑制剂那曲吲哚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GSK-3 β 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第63-71页
    4.1 对象和方法第63-64页
        4.1.1 实验材料第63页
        4.1.2 实验方法第63-64页
    4.2 结果第64-67页
        4.2.1 描述性统计第64页
        4.2.2 模型建立及疼痛行为学测定第64-66页
        4.2.3 RT-PCR结果第66-67页
    4.3 讨论第67-70页
        4.3.1 δ-阿片受体第67-69页
        4.3.2 δ-阿片受体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第69-70页
        4.3.3 δ-阿片受体与GSK-3 β的上下游关系第70页
    4.4 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论文创新点第72-73页
不足之处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2-83页
综述一第83-91页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第83-91页
        综述一参考文献第87-91页
综述二第91-99页
    NMDA受体在阿片类药物引发痛觉过敏中的作用第91-99页
        综述二参考文献第96-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引导经皮激光联合无水乙醇消融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谷氨酸及其受体在光动力治疗大鼠C6胶质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