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水稻控水栽培的概述 | 第10-11页 |
1.3 水因子对植株生长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4 水分利用效率及需水量的研究 | 第15-16页 |
1.5 盐渍土现状的概述 | 第16页 |
1.6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1.7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8页 |
2.2 供试品种 | 第18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水因子对水稻性状影响 | 第19-26页 |
3.1 测试指标与方法 | 第19页 |
3.1.1 地上生物量的测定 | 第19页 |
3.1.2 株高和茎粗的测定 | 第19页 |
3.1.3 茎蘖数的测定 | 第19页 |
3.1.4 第一节间长测量 | 第19页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3.3.1 水因子对水稻叶干重的影响 | 第19-20页 |
3.3.2 水因子对水稻茎干重的影响 | 第20页 |
3.3.3 水因子对水稻穗干重的影响 | 第20-21页 |
3.3.4 水因子对水稻地上总干重的影响 | 第21页 |
3.3.5 不同时期叶茎穗干物质分配比例 | 第21-22页 |
3.3.6 水因子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第22页 |
3.3.7 水因子对水稻茎蘖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8 水因子对水稻茎粗的影响 | 第23页 |
3.3.9 蜡熟期水稻第一节间长 | 第23-24页 |
3.3.10 水稻形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3.4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水因子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6-38页 |
4.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6页 |
4.1.1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26页 |
4.1.2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26页 |
4.1.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4.1.4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4.1.5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第26页 |
4.1.6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第26页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4.3.1 水因子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4.3.2 水因子对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3 水因子对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8页 |
4.3.4 水因子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5 水因子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4.3.6 水因子对水稻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 | 第31-34页 |
4.3.7 水因子对水稻光合特性指标日变化(2011年8月10日)的影响 | 第34-36页 |
4.4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研究 | 第38-45页 |
5.1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8页 |
5.1.1 灌水量的测定 | 第38页 |
5.1.2 节水量的测定 | 第38页 |
5.1.3 蒸发量与渗透量的测定 | 第38页 |
5.1.4 降雨量的测定 | 第38页 |
5.1.5 实际蒸发蒸腾量计算 | 第38页 |
5.1.6 产量的测定 | 第38页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5.3.1 水分指标 | 第39-41页 |
5.3.2 产量指标 | 第41-42页 |
5.3.3 理论经济效益分析 | 第42-43页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