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论文

公共外交的效果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8-17页
    一、选题的由来第8-9页
    二、选题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创新之处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第15页
    六、文章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一般理论第17-26页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第17-20页
        1、公共外交的定义第17-18页
        2、公共外交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8-20页
    二、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第20-23页
        1、国家形象的界定第20-21页
        2、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第21-22页
        3、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分析第22-23页
    三、公共外交的效果研究第23-26页
        1、研究方法第23-24页
        2、研究现状第24-26页
第二章 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实践第26-37页
    一、世博会与公共外交第26-28页
        1、世博会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第26-27页
        2、往届世博会公共外交的实践案例第27-28页
    二、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目标第28页
    三、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的公共外交实践第28-32页
        1、海外沟通与推介展示活动第28-30页
        2、上海世博会招展过程中的公共外交实践第30-32页
    四、上海世博会展会期间的公共外交实践第32-37页
        1、文化外交第32-34页
        2、媒体外交第34-37页
第三章 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第37-65页
    一、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评估主题第37-38页
    二、对评估主题的具体分析第38-56页
        1、公共外交的资金投入第38-39页
        2、公共外交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第39-40页
        3、公共外交对象的参与度第40-41页
        4、对上海世博会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和认知第41-48页
        5、国际媒体的报道量和报道倾向第48-54页
        6、网络公众参与度第54-56页
    三、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效果的综合评估第56-63页
        1、短期效果第56-59页
        2、长期效果第59-61页
        3、原因分析第61-63页
    四、影响公共外交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第63-65页
        1、国家整体的外交政策第63页
        2、公共外交机构的设置第63-64页
        3、公共外交的预算投入第64页
        4、国际传播能力第64-65页
第四章 对中国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议第65-72页
    一、提高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第65-66页
        1、将公共外交定位为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部分第65-66页
        2、制定公共外交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第66页
    二、加强公共外交主体的建设第66-68页
        1、设立负责总体公共外交事务的机构第66-67页
        2、建立全社会参与推行公共外交的体制第67-68页
    三、增强对公共外交客体的针对性第68-69页
        1、加大对对象国精英群体的公共外交力度第68页
        2、加强与国际媒体的交流和合作第68-69页
    四、改善公共外交的方式第69-72页
        1、优化对外文化交流第69-70页
        2、提高网络公共外交的能力第70-72页
结语第72-74页
注释第74-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外沟通与推介展示活动具体情况第81-84页
后记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
下一篇:庄子“吾丧我”思想追问